【編者按】:看病難、看病貴是一個老話題,也是一個長期以來一直備受社會關注,卻始終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的問題。
隨著醫療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市在解決群眾就醫問題上也進行了一系列頗有成效的探索,有些經驗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針對一些大眾普遍關心的問題,本刊記者專訪了市衛生局黨委書記、局長郭德林,以期對安康醫療衛生現狀和發展路徑有更好的解讀。
□ 記者 譚西
醫療服務一體化之問
記者:醫療服務一體化是大勢所趨,現在也有很多地方在探索和實施。我市在醫療服務一體化建設方面有什么進展和成效?如何讓基層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大醫院的先進技術和優質服務?
郭德林:近年來,我市在醫療服務一體化建設上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積極聯系省內外9家大醫院,對口支援我市10個縣區綜合醫院。比如江蘇省昆山市人民醫院對口支援紫陽縣醫院、江蘇省泰州市人民醫院對口支援石泉縣醫院、西安市第四人民醫院對口支援旬陽和嵐皋縣醫院、西安市中心醫院對口支援平利縣醫院等,不斷提升了縣級醫院的綜合服務能力和水平。二是支持白河縣中醫院與湖北省十堰市人民醫院組建“秦楚醫療聯合體”、寧陜縣醫院與西電集團醫院建立“醫聯體”,引進人才、資金、技術、設備和管理,實行深度融合發展,讓基層群眾在縣上就能享受到大醫院的先進技術和優質服務。三是18個縣級公立醫院與20個鎮衛生院實行了醫療服務一體化管理,所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實行了一體化管理,建立了“責任醫師團隊”簽約服務模式,使老百姓真正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有效解決了邊遠農村看病難問題。通過上述措施,目前我市實現了74%的患者在縣以下醫療機構就診。今后市衛生局將加大醫療服務一體化建設和推進力度,鼓勵更多市內外大醫院與縣區級醫院建立醫療聯合體,廣泛開展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技術指導、管理培訓等業務,使縣級醫院服務能力和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力爭2018年達到90%的患者在縣以下醫療機構就診的目標。
“看病難”“看病貴”之問
記者:2015年安康衛生系統在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上,會有哪些新舉措?
郭德林:今年,市衛生局將采取以下措施逐步解決基層群眾“看病難”問題。一是加大人才招聘力度,讓更多的大專以上醫學類畢業生到縣、鎮醫療機構工作。二是嚴格實行衛技人員聘任高、中級職稱前必須到縣、鎮醫療機構對口支援1年的規定,促使高技術衛生人才到基層醫療機構服務。三是鼓勵中、高級職稱醫師到縣、鎮多點執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四是大力發展醫聯體和醫療集團,加快推進市縣一體、縣鎮一體化改革,加大對口支援力度,提高縣、鎮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五是全面推行分級診療制度,制定分級診療目錄,實行差異化報銷政策,引導病人首診在基層。
關于“看病貴”問題,我們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控制二級以上醫院醫藥費用過快增長的問題。一是進一步完善藥品“三統一”制度,降低藥品采購價格,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提高“三級醫院”基本藥物銷售比例。二是加大抗菌藥物專項治理和“四合理”檢查力度,嚴禁醫務人員過度用藥、過度檢查、過度醫療。三是加大合療基金支付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單病種定額付費、門診總額預付、復合疾病費用封頂、住院總額預付等混合支付方式改革,遏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確保醫院合理費用增長幅度控制在5%以內。四是加大糾風工作力度,對群眾舉報的亂收費、濫檢查、開單提成、大處方以及違反衛生行業“九不準”的人和事,從嚴查處,絕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