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開,緣于植根安康沃壤
2013年的安康“龍舟節”正式交付民間舉辦,這意味著這一政府拿在手上12 年的安康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回到民間,回歸到民辦民參與。這顯然不是政府在甩包袱,而是市場化選擇的必然。2014年是民辦“龍舟節”的第二年,民間繼續保有對“龍舟節”的極大熱情。從群眾文化參與到具體的市場化運作,從民眾唱主角到各類市場主體一展身手,效果是令人滿意的,社會評價一致向好。
2014年,是安康各類文明創建活動最豐富最活躍的一年。除了各類規范性創建如期推進,群眾性的文明活動頻繁開展。以“最美安康人”、“安康好人”群眾評選活動為代表,各縣和相當多的系統行業都在評選自己的“最美”和“最好”。十縣區都有類似的評選,教育、衛生、農業、稅務等系統,也評選出自己行業的先進人物。
文明活動年年搞,2014年不一樣。它的不一樣處就在于:群眾為主體,把文明建設落到社會生活的層面上,使之有了鮮活的生命力。使文明建設從一般意義的單位創建上,擴展到老百姓的文化消費、文明習成上,順應了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一批老百姓身邊的模范典型人物,以其生動的說服力,影響著更多的人。
廣場文化,各類班社活動,各類文化協會積極主動開展有益的文化交流活動,無疑正在改善著安康的社會文化風氣,同時也在提升著安康人熱愛安康、建設安康的心氣。
改進深化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使之根扎社會文化生活的沃壤,這是安康2014年文化建設的一個重大收獲。它不再是一般的應景之舉,它體現著深層次的社會情緒,傳達安康社會積極樂觀向上的一面。它啟示我們,文化體制改革、文化產業發展、文化事業建設,一定是美麗富裕新安康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翼,我們有理由、有責任、也有依托把安康的文明建設推向深遠;蛘哒f,安康的文化體制創新、文化事業繁榮、文化產業發展,在體制內和體制外,都有極大的熱情在涌動,2014年,也是安康民營文化產業破繭化蝶的一年,以文化旅游產業為標志,各類市場主體在發育成長;而體制內這一塊,有想法,有愿望,亟需打破自身的因襲,勇敢地有所為,有所大為,從這方面收集的信息表明,政府在政策界定、管理體制、激勵機制方面需要大力度破冰,安康各類文化事業及其產業有望踏上新路。
以國家生態功能區建設的新背景觀察,文化產業對安康發展是制勝的一手,要不要在短時間內統一思想認識,給予足夠的關注,賦予更多的著力點,不僅是制造安康的文化熱度的現象問題,更是長遠發展的戰略問題。
各類文明活動開展,也正是安康連續多年城市建設、民生建設成效的文化反應,文明活動聚積了安康人民對未來發展的良好預期,也體現了奮斗努力的信心。
重大項目,提振安康快速發展
用好戲連臺形容2014年安康的重點發展,言辭不為過。
4月,安康正式啟動國家級特色(富硒)高效農業院地合作示范區建設,該項目定位于世界一流水平,圍繞安康市畜牧、茶葉、魔芋、糧食、蔬菜等主導產業,把安康建設成集農業技術創新、農產品加工與物流配送、城鄉統籌發展于一體的國家級院地合作示范區。
富硒,是安康的特色,也是安康的特有,資源不可復制,也必將成為安康食品業乃至整個生態農業大發展的底氣所在。新世紀以來,富硒開發就成為安康有識者的苦苦追求,民間蘊藏著巨大的熱情和能量。
李峰,嵐皋縣一個有知識有遠見的青年農民,在富硒事業上比一般人走得更遠,他在富硒肥研制上走出了自己的路數和市場。富硒肥,可以很好解決地區間農作物硒的平衡問題,而安康的硒礦資源大有開發前景。李峰不是一個普通農民,他的不普通,在于他對家鄉優勢的執著把握,他相信“硒望”之路能走得更寬廣。
市政府連年致力于硒產業的扶持發展,國家級示范區建設,應當是一劑強心針,讓我們更有信心,在生態功能區建設的大盤子中收獲更多的“硒望”之果。
不少安康人都堅信,安康人最終能吃好生態旅游一碗飯。2014年,是安康旅游又有新收獲的一年。省政府正式確定把大瀛湖開發納入全省文化產業建設大盤子,并確定陜文投集團主抓安康大瀛湖開發。從已有的規劃看,國際視野、地方特色、高端建設、著眼不同消費群體、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等等這些關鍵詞,透視出大瀛湖開發的美好前景。
瀛湖活,百業活,安康旅游活。
涉旅縣區各自的特色旅游開發加快步伐,暗中比高明正在成為涉旅縣區的常態。寧陜、石泉、漢陰、紫陽、嵐皋、平利、漢濱等,一批新上旅游項目進展有力。9月13日,新華網主辦的第二屆旅游融合與創新論壇暨2014年最美中國榜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安康市榜上有名,榮獲“2014年最美中國生態旅游目的地城市”稱號,第一次與成都、南京等著名旅游城市同榜齊名。當然,幾乎所有安康人心里都明白,安康的旅游發展只是初步的,我們落后的地方還很多。上榜的意義在于:我們可以通過努力把安康的旅游產業做得更好。
年初,十天高速公路安康至十堰段全線通車,在安康境內過5縣區、全長220公里,這條路,溝通西漢、西康高速公路,使安康得以更加便捷地通江達海,更好融入國家“一路一帶”經濟戰略。3月份以后,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建設,石紫嵐公路建設、平鎮二級公路改建、安康機場遷建等相繼開工。產業建設的重大喜悅是,投資30億、占地700畝的安康國際天貿物流城項目落地開工,這一重大物流項目的建成,意味著以安康為幾何中心的秦巴漢水上游地區現代商貿圈形成的可能,其意義在于把安康置身于現代商貿業的前沿,而不再是冷在深山無人知。它也為安康商旅業發展,以及現代農業開發提供了新的依附力和重要平臺。
9月,落槌于國家生態功能區試點示范試點建設,安康啟動一項重大的自選項目,部署推進石紫嵐沿江生態經濟帶開發建設,這一項目的推進,必將強大安康一體兩翼經濟架構的另一翼的支撐功能,安康南線開發進入提速。
在經濟項目之外,年初啟動的中心城區教育資源整合工作,將為安康的教育事業帶來新機。特別是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于一體的教育發展集團和中心的新型教育形制,未來耀彩于漢江之畔、助力于安康創業就業成為可能。
2014年,安靜、閑適、宜居的安康,一如波平如鏡的瀛湖,表面的寧靜,其實也掩不住內心的波浪起伏。一江清水向北方,或者也正是安康走出大山的生動寫照。安康在醞釀情緒,這情緒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新砥礪,也是國家生態功能區建設新征程賦予的新期待,它們正聚積著美麗富裕新安康建設全新的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