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物業:讓業主生活得更有尊嚴
物業管理是保障性住房的核心,它牽涉到一個住宅區域千家萬戶的各種“小利益”,決定著業主們的幸福指數。特別是保障性住房入住的都是中低收入人群,甚至有部分住戶剛剛脫離“大雜院”式的環境,生活習慣尚處在“粗放模式”,住進整齊劃一的小區后,有的衛生習慣差,有的不接受管理,甚至有愛攀比的住戶出現心理落差等等。對于這樣一個群體,如何讓他們生活的既安逸又“有規矩” 、有尊嚴呢?
對這樣一個沉重的課題和“瓶頸”,平利縣大膽嘗試,專門從外地引進了有著豐富管理經驗的“金鑰匙”物業管理公司,對入住業主建立了一戶一檔,實行全方位保姆式服務管理,進行“親情式”融合。比如哪家獨居老太太幾天沒出門,他們就會定時去看看;哪家不會用電表插電卡,他們就反復上門去教;甚至哪家養的有寵物,哪家孩子上幾年級,有什么特別生活習慣,他們都一清二楚……同時,物業公司還在小區廣場安裝了便于健身的音響,為小區殘疾人專門修建了室內康復訓練中心;日常生活中,物業公司還安排專門人員當“和事佬”,誰家遇到贍養、離婚等家庭糾紛,物業公司都會介入調解。然而,對于破壞小區生活生態環境的行為,他們則毫不手軟地進行糾正。
“小區入住后,有些住戶習慣將摩托車往單元門口一放,人就上樓了。一個不按規定停,兩個不按規定停,車輛就會停的亂七八糟,把過道都堵得嚴嚴實,弄得別的住戶上下樓都不方便。”安康金鑰匙物業管理公司負責人介紹說:“我們接手物業后,專門買了一些鏈鎖,對亂停亂放者懸掛提示牌并上鎖管理。可有一兩戶人家看到上鎖后,不但不服從管理,甚至把鎖弄斷依然亂停亂放,于是我們只好繼續鎖,他們又弄斷了。對此,我們就親自上門找到當事人講明利害關系,直到他賠償鎖具并寫出保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為止。”
正是憑著這樣無微不至且嚴格的精細化服務,在平利的整個保障性住房社區,無論是治安狀況,還是其他小區容易出現的各種矛盾糾紛,都保持在最低點,贏得了人民群眾的高度贊譽,為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后續管理,探索和積累了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