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劉成均)市委編辦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主線,聚焦重點領域、重要產業、重大民生,不斷提升機構編制服務保障質效,為培育新質生產力聚勢賦能。
深學細悟,找準切入點。做實“第一議題”“三會一課”、干部講堂等平臺,編印學習資料、制作解讀展板,高頻次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掌握新質生產力的概念、內涵、要義,全面準確理解新質生產力的基本特點、內在邏輯和實現路徑,結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交流研討機構編制部門保障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切入口和著力點。
主動調研,緊盯突破點。制定優化機構編制資源配置培育新質生產力調研方案,重點從加快科技創新、推進產業升級、強化對外開放等5個方面,深入發改、科技、工信等重點領域20余家事業單位,調研政策執行、機構運行、職能履行等情況,分析研究困難問題,努力在優化體制機制、抓實放權賦能等方面精準施策、挖潛提效。
優化配置,做實發力點。以機構改革為契機,組建數據局,明確數據資源整合、共享、開發利用職能,推動數據要素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單設國資委,建立完善國資監管體系,推動國有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創新優勢、發展優勢、競爭優勢。優化科技資源統籌、秦創原創新促進等領域體制機制和機構編制資源配置,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力度,推動綠色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創新引才,強化支撐點。創新出臺事業編制支持人才引進“十條措施”,分類建立編制“周轉池”“備案池”“儲備池”,保障事業單位引進人才用編需求。鞏固提升機構編制執行情況和使用效益評估全省試點成果,將評估收回的編制向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領域傾斜,實行人才引進入編容缺受理、綠色通道,破除人才流動障礙,去年以來全市招引高層次和緊缺專業人才251名,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