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布鞋,制作工藝復雜的辛苦活
記者看到,“大媽”們制作的純手工布鞋和布拖鞋大小不一、花色各異,其中以嬰幼兒花布棉鞋和白底黑面的松緊布鞋居多。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用毛線織的棉拖鞋及花色各異的鞋墊。而這些布鞋做工精細,鞋底厚實,簡單大方。
龔大娘告訴記者,手工布鞋尤其是千層底布鞋選料考究、做工精細、技術含量高,制作程序十分復雜。一雙成品千層底布鞋要經(jīng)過打布骨、剪鞋樣、裹底子、納鞋底、裁鞋幫、沿邊口、上鞋幫等近30道工序方才完成。每道工序都有嚴格的標準,講究手法、尺寸、力度。在布鞋的制作過程中,最費時費力的就屬納鞋底了。首先得用錐子將用三四十層布粘在一起的鞋底戳穿,然后將帶線的針穿過,如此反復,一雙鞋底納好起碼要戳幾百針以上,一雙成人布鞋光鞋底就得納上四五天。
“做布鞋其實除了工序復雜外,還得需要有耐心和悟性。因為內(nèi)行人對布鞋的好壞一眼就能看出來,主要是看鞋底的針腳是不是整齊有序。鞋底針腳密實、整齊有序的布鞋,就是洗個十次八次鞋底也不會開裂、炸縫。”劉大媽插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