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政協安康市第五屆委員會第二十三次常委會會議在務實熱烈的氛圍中召開。圍繞“謀劃‘十五五’規劃”這一全局性、戰略性、綜合性議題,市政協組織委員扎實開展調研、廣泛聽取民意、深度協商互動,將委員智慧、群眾意愿有效轉化為有價值的履職建言,生動踐行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為安康高質量發展邁向新征程匯聚了共識與力量。
高位推動,周密部署
“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高質量組織開展好謀劃‘十五五’調研工作,真正把調研過程作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具體行動。”市政協主席周建功在部署工作時強調。
市政協高度重視此次專題協商,周建功主席親自審定調研方案,召開主席會議作專題部署,明確由7名副主席帶隊,經科委牽頭,各專委會和市政協智庫共同參與,聚焦“產業發展、城鎮體系、人口資源、重大項目”等重點方向,制定詳細調研方案,于6月全面啟動工作。
深入調研,廣納民意
本次調研創新方式,采取上下聯動、點面結合的調研方式,組織委員深入縣區一線,并赴山東、廣西、湖北、浙江等省份學習先進經驗。為確保政協建言“接地氣”,前期在各村各社區開展入戶走訪,發放紙質問卷,廣泛聽取群眾和基層干部意見,在此基礎上對問卷進行多輪修訂,形成網絡問卷。
問卷發放期間,市縣政協通過微信群、公眾號、入戶走訪等多種途徑廣泛動員,覆蓋城鎮居民、企業職工、農村群眾、委員代表、鎮村干部等多類群體。除系統性問卷外,還針對婦女健康與權益等議題開展專項問卷,最終回收有效問卷12213份。面對大量問卷數據,調研組與專業機構聯合進行整理和分類,安排專人逐題、逐項分析,最終形成具有較高參考價值的問卷調查分析報告。
同時,召開各類座談會、研討會30余場,廣泛吸納基層干部、界別群眾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
精準協商,推動落地
調研不是“閉門造車”,而是“開門納諫”。各調研組注重與政府部門高頻互動,圍繞“十四五”執行情況和“十五五”發展需求,與市發改、自然資源、交通、文旅、商務等部門開展對口協商20余次,就規劃思路、群眾關注、重大項目、政策配套等深入交流,推動調研成果與部門專項規劃編制有效銜接。市交通局負責同志回應稱:“調研過程中提出的‘南環線提級、北環線打通’等建議符合安康發展實際,已納入‘十五五’規劃草案,并向省級部門報送了項目計劃,切實將群眾訴求和委員建議轉化為政府決策。”
“安康要把‘漢江旅游’‘水旅游’做到全省第一,成為陜西旅游新的增長極。”“瀛湖、安康湖‘雙湖一體’共創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市政協智庫專家、安康學院黨委副書記余謙建議。
“建議高標準規劃建設集交易、倉儲、物流、質檢、信息、金融、會展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智能化中藥材專業交易市場”,市政協委員、秦巴醫藥產業委員工作室召集人丁雪梅這樣說。
“加快布局高能級創新平臺。緊扣碳基新材料等優勢產業,積極爭取省級以上創新平臺落戶漢陰,為引進頂尖科研團隊、開展前沿技術攻關搭建優質載體,夯實產業創新發展根基。”市政協常委、機關黨組成員蔣軍建議。
這些建議既對接中省要求,又契合市情實際,體現了政協建言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在此基礎上,調研組系統梳理問卷數據、座談發言、考察心得等一手資料,形成1份主報告、6項分報告、31份大會發言材料及多篇建言匯編。市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鄭紅丹在調研過程中主持兩次專題座談會,牽頭完成五個專題分報告,為主報告的撰寫提供了有力支撐和印證。
匯智聚力,全程民主見實效
本次專題協商是本屆政協以來規模最大、參與最廣、選題最多、研究最深、建議最實的一次集中建言,調研協商過程突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從問卷設計、座談參加人員,到報告撰寫、成果運用,均注重擴大參與面、廣泛凝聚共識。線上問卷覆蓋城鎮居民、企業職工、農村群眾、委員代表、鎮村干部等群體,線下座談邀請社區代表、產業龍頭、退休干部等參與,確保建言“接地氣、有溫度”。
此外,市政協通過微信公眾號開設“建言十五五共繪新藍圖”專欄,面向委員和智庫專家征集建言,共收到建言39篇,匯編形成《謀劃“十五五”規劃委員和社會各界建言匯編》,進一步拓寬了民意表達渠道,凝聚了各界智慧。
協商會議現場,常委們發言踴躍、討論熱烈。大家一致認為,“十五五”時期是安康實現“三期疊加”機遇的關鍵五年,必須堅持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構建具有安康特色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城鄉融合、開放提升、綠色轉型。相關部門負責人到會聽取意見,表示將認真研究吸納政協建議,將其轉化為規劃內容和政策舉措,真正實現“協商于決策之前”。
以協商之能,助發展之力
一次專題協商,就是一次民主實踐的生動詮釋。安康市政協以系統深入的調研、廣泛多層的協商、務實管用的建言,展現了專門協商機構的擔當作為,也為“十五五”規劃編制注入了豐富的民意基礎和智慧支撐。今后,市政協將繼續發揮制度優勢,緊盯發展要事、民生實事,為譜寫秦巴明珠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更多政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