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張璇
6月28日,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期間,市人大常委會就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行了專題詢問,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共赴一場營商環境的“隨堂考”。
營商環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軟實力,也是核心競爭力。近年來,全市圍繞營商環境建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市營商環境連續四年評價結果位于全省優秀等次,多項改革措施入選中省典型案例,“營商環境最安康”品牌加快形成。營商環境優化永無止境,面對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所盼,我市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還有哪些差距,存在哪些問題,需要怎樣優化?
“此次專題詢問是市人大常委會圍繞省委、市委深化‘三個年’活動部署,推動全市中心工作、積極回應社會重大關切的一項重要工作舉措,旨在找準、破解制約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為推動我市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和安康高質量發展賦能添力。”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王孝成在主持時道出本次活動的意義。
專題詢問關鍵在“問”,怎么問、問什么,直接關乎專題詢問的質量。在此次會議之前,市人大常委會組成調研組深入部門、企業和園區,就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收集相關企業的意見建議,同時精心設計詢問提綱,確定詢問人,力求問題精準,問到點子上。
一邊是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和代表組成的“詢問席”,一邊是政府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的“應詢位”,略顯緊張的氣氛里,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鄭其巧率先發問,直指前期調研發現的問題短板,“請問在開展涉企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專項整治、減輕企業負擔方面,具體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還有哪些工作措施?”
“自2022年起,我委不折不扣落實專項整治部署。一方面明確收費清單和標準,每年年底會同市財政部門聯合編修《安康市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安康市行政事業性收費(含涉企)目錄清單》等,對《目錄清單》實施動態管理,實行“陽光收費”。一方面開展專項整治,會同工信、財政、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印發《安康市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等文件,2023年查處違規收費89.285萬元,退還違規收費67.312萬元……”市發改委主任王珣條分縷析道。
“請問政府在推動現代物流建設、降低企業成本方面采取了什么舉措?對通過加強對現有資源整合、推動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
“把現代物流產業單獨成鏈這個本身在全省來說,都是非常少見的,足以說明我們市上對現代物流這項工作的重視,我們近年來主要是圍繞“三港四中心”來暢通我們的物流通道,降低我們企業的物流成本……”面對市人大代表張新斌提出的問題,市商務局局長陳磊思索片刻回應,“在具體措施方面:一是堅持市縣聯動“一盤棋”,貫通物流快遞“一條線”。二是推動電商產業與傳統行業相融合,促進線上引流與線下展銷有效貫通。三是創新模式培育電商品牌,開創增收增智并重的電商助農新局面。”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在兩個多小時的專題詢問中,14名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和部分市人大代表聚焦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切的問題,圍繞涉企政策、審批效能、物流建設、要素保障等方面接連拋出18個辣味十足的問題。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中級人民法院等18名有關部門負責人誠懇作答,多角度找根源、話對策、談打算。答案是否滿意,由問詢人說了算。不滿意的,還要繼續追問,直到給出合理答復。一問一答,問出了問題癥結,問出了工作壓力,問出了工作動力、問出了創新舉措。
專題詢問始于“問”,但不會止于“答”。作為人大履行監督職能的重要一環,做實問題整改“后半篇文章”更是著力重點。王孝成表示,“接下來,市人大常委會將針對問題整改落實情況,持續強化監督和追蹤問效,讓這次專題詢問充分調動起有關部門參與營商環境優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著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擦亮‘營商環境最安康’金字招牌,持續為安康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新活力。”
“針對專題詢問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市政府將建立整改任務清單,進一步明確整改責任、制定整改措施、規定整改時限,推動從解決一個問題到解決一類問題轉變。同時,將以此次專題詢問為契機,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積極回應群眾關切,不斷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和潛力,擦亮‘營商環境最安康’金字招牌,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專題詢問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戈現場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