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兩會”講什么
——市“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訪談錄
策劃:璩勇 劉銳萍
編者按 市“兩會”即將召開,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對自己熟悉的行業及自己的提案發出自己的聲音。各種意見,匯聚成今天的熱點,“說”本身具有了重大意義。本報記者提前介入,為您綜合整理代表、委員接受采訪時的言論。
市政協委員 石昌林
推進新型城鎮化要瞅準“兩個著力點”
記者 董良軍
黨的十八大站在“四化同步”的戰略高度對新型城鎮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面對歷史性機遇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安康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要求,如何抓好落實?市政協委員、市規劃局長石昌林認為,必須抓好規劃引領和工程質量安全兩個著力點,發揮好規劃的引領、統籌、調控和靈魂作用。
作為在陜南移民搬遷重大戰略中具有核心地位的安康來說,怎樣才能發揮好規劃的引領作用呢?石昌林建議,首先要健全規劃體系,圍繞“秦巴明珠、生態安康”的戰略定位、“顯山、露水、透綠”和“四個城建”的總體布局,突出編制城鄉一體化建設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城鎮總體規劃等戰略性規劃;依托城鎮環境承載力,科學劃定城鎮“三界四區四線”,提升城鎮品質;突出編制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著力構建現代務實的“戰略規劃+詳細規劃+城市設計+行動計劃”新型規劃體系;推動“三規合一”試點,嚴格落實三級會議審批制度,堅決履行四級規劃審查程序,增強公眾參與,對重大規劃方案一律提交市政府規劃顧問審查把關,提高規劃質量和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而在實踐中,規劃人卻常常處于執法與抗法的兩難境地,怎么辦?石昌林深有感觸地說,要通過廣泛的宣傳活動,取得老百姓理解和支持,形成全社會了解規劃、支持規劃、參與規劃的良好氛圍,探索規劃管理的體制機制,落實規劃執法主體責任,聯合各方面力量鐵腕治違,通過不定期開展集中整治行動,果斷依法查處違法行為,保障規劃實施,確保規劃的嚴肅性。
對于工程質量安全,石昌林也是有話要說:“一方面要扶持安康建筑企業轉型升級,培育龍頭企業,加強人才培訓,起步組建特級建筑企業,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要落實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嚴格執行書面承諾制、永久標牌制、信息檔案制,強化過程監督,嚴把驗收環節,排除質量安全隱患,依法查處違反質量安全的行為,開展虛假招標、圍標串標、違法發包、工程轉包、違法分包等行為的專項治理,逐步建立起開放統一公平競爭的建筑交易市場新格局。”
市人大代表 沈少武
教育信息化成基礎教育課改突破口
記者 田丕
在市人大代表、石泉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督學沈少武看來,教育信息化將會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成為突破口。面對即將召開的安康市三屆人大六次會議,他將就此問題提出提案。
“基礎教育如何加快教育信息化和課程改革的步伐,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攻關課題。”從事教育工作30多年的沈少武對這個問題,有著自己的見解。
沈少武認為,應以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為基礎,構建優質教育資源的有效應用,推動優質資源班班通。加強軟件開發,把更多更好的優質教育資源挖掘出來并實時更新,是教育信息化的關鍵環節,而教育信息化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將優質教育資源數字化,并依托互聯網、衛星網、廣播電視網、移動通信網等公共信息基礎設施,便捷高效地向農村和邊遠地區擴散,較快地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成為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
在實際工作中,進一步推動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應用常態化。推進教育信息化環境下的有效課堂教學改革,出臺有效應用優質教育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系列考評激勵政策,定期舉行中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資源應用大賽,不僅有效提升了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而且還儲備了一大批優質教育資源。
沈少武說,教師要能緊扣教學目標和課程標準,準確選用每課所需教學資源,找到與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的結合點,所用資源目的明確;教師能在把握教材和研讀學生的基礎上,堅持批判性地選擇和應用教學信息資源,所使用信息資源貼切學生實際,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潛能;教師能依托教育信息資源,準確提煉教學課題,真正做到以學定教;教師能依托教學信息資源,精心設計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案,通過借鑒優秀案例,汲取反思案教訓,實現教學課堂最佳效果方案編制;教師依托教育信息資源應用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民主課堂教學;教師依托教育信息資源應用,做到課堂有效練習和有效檢測,實現學生智慧得到發展;借助教育信息資源,教師能緊扣有利于開發學生智慧和提高學生實踐運用能力,精選課后延展資源,拓展課堂教學的廣度與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