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
在現代發展經濟學的視野里,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是分工、貿易、勞動生產率,還是制度技術進步、組織創新?土地、資本、人力、技術以及基于此構建的要素稟賦結構中,哪一個要素更重要?當一個經濟體或經濟地區,積累性發展到了一定階段,轉型升級選擇的必要性和現實方案在哪里?
在當今開放的世界格局中,現代經濟發展的增長難題,無一例外在各個地區都有生發和消彌。安康處在經濟大環境下,也不能回避這個問題。通俗地講,我們已經長足發展四十多年了,我們安康增長的形態是否已經處在轉型的迫切中?回答是肯定的。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安康的資源稟賦發展已經和正在成為過去時態,新發展讓傳統稟賦結構發生變遷——這種變遷,是市場的自發作用,更是地區稟賦變遷的必然走向。在這樣的新階段,無論是地區經濟增長的市場力量,還是在資源配置更好發揮作用的政府調控,事實上都在自覺和不自覺對本地區的稟賦結構最優進行著甄別。新時代必須出清舊因襲,新站位必然要求新作為。新安康發展向哪里發力?新安康門戶區建設戰略的提出和實質性推進,就是安康難能可貴的回答。一句話,新動能來自哪里?門戶區建設。這事關安康全局、現實和未來,事關每個市場主體,特別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企業。也完全可以肯定地說,門戶區的新機遇,是安康企業利好,安康企業特別是民營經濟手感幾何,功在外部,更在內生。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已然置身“雙高”發展情境的安康,在支撐高質量發展中要素仍然短缺,這一個判斷指向明確、頭腦清醒。這里提出一個根本性問題,即在過去發展基礎上,安康怎樣啟動并有效持續推進再創業。而這個創業,就是在安康已經發生的要素稟賦結構變遷新條件下的新選擇,這個選擇將給安康的市場主體以新的著力點、新的提升機會,也因新的效益高地、投資洼地、創新熱區的建立,在更大市場范圍引入更多更有效的外部增量要素,安康因此得以跳高跳遠雙兼顧,新安康之“新”才能以門戶區的空間、物理、效能、收斂、發散等效應,真實地寫在安康的大地上,要素短缺之“短”在新的稟賦結構條件下才能得以補短,在這個過程中體現安康比較優勢的長板則將更明顯。
理論的生命在于實踐。今年的安康,發展任務十分繁重,因此難點也將更多。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開啟鄉村振興新旅、民生支出剛性、保持全省發展第一方陣姿態以及社會治理創新升級和全面增能,這些強目標選項,都需要安康進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務實、打破常規,秉持問題導向,以追趕超越、跨越式、超常式發展增長的實際能力,為目標實現背書賦能。在經歷較長時間高速增長之后的安康,質量發展已變得不容忽視而成為現實課題。全市確定的生產總值增長9%,難度明顯在,起決定作用的仍然是投資、工業增長、社會消費,這三大決定性領域的增速都須保持在兩位數的高位運行,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如何保障高質量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從現階段安康發展實際出發,把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速作為高質量增長的基礎和保障,力促項目投資高增長,培育園區發展新動能,激活民營企業創造力,”才能支撐起經濟發展速度質量的“雙領跑”。
這樣的判斷清醒務實。它也說明,安康的高質量來源于高速度的內生,沒有高速度必然難以撐起高質量。因為質量發展是一個問題,高質量發展又是別一個問題,高質量必然要求高動能、高效率,當然也必須包括高收益。那么“雙高”的載體是什么?政府工作報告給出的清單是,立足穩中快進抓投資,既要穩,就是狠抓項目落地,又要快,就是創造最好的建設機制加快投資完成。全年200個市級重點項目,當年完成總投資490億元,同時謀劃一批利當前、管長遠項目,確保項目投資連續有力。這樣的年度安排,能夠保證必要的年度基礎增能、發展增量。而與之相輔相成的園區建設,則是增長的直接體現,增長極在哪里?就在園區市場主體的長效發展中。高新區、瀛湖旅游區、恒口示范區、旬陽高新區,都是新經濟的高增長區,加上各縣區的工業集中區,包括現代農業園區,如何做好優外部增內生的各項務實工作,在今年顯得更加重要。這其中,民營經濟則是園區發展的最中堅力量。如何激發民營經濟活力,讓民營經濟增加信心,激發主人翁熱情,如何在市場引導和政府誠意中放下因襲的包袱,借助園區平臺實現跳高跳遠,則是高投資之外經濟活力催生的最根本性選項。舍此,新增長必然捉襟見肘。
政府工作報告給新一年民營經濟開出的服務促進清單,內容十分豐富,可以說基本窮盡了短缺財政條件下政府最大努力。如何讓這份清單變成良法,良法得以實施,政府的主動服務是一個方面,民營企業的主動對接發揮主觀能動性是另一個方面。這里,扶志扶智的善意對安康民營經濟同樣有效有必要。客觀上看,在安康長期發展的序列中,民營經濟是重要的,也在不斷體現主要力量意義,民營經濟的地位取決于它的作為它的貢獻。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當然有責任讓民營經濟渡過眼前的升級轉型難關,爬過這個坎,安康民營經濟的新一波發展完全可以期待。因為民營經濟最能秉承地區優勢發展、差異性發展,在聚合資本、借力發展中靈活性更大。假以時日,安康真正發展起一批外向度高、關聯性強的龍頭企業,培育出一批特色鮮明、運行高效的中小微企業,安康的新經濟必然進入一片“蔚藍的大海”。
強力啟動新安康門戶區建設由此變得更加迫切。強力是決心,是意志,當然也是難度。我們說新安康門戶區建設,是安康稟賦結構變遷的必然選擇,這并不是說僅僅依靠自由市場的慣性力量就可以順理成章得以達成。我們要深刻理解體悟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生命線,政府既要減少無謂干預,又要在必然出現的時機不缺位、不推責,在通往高質量發展的路途上,政府在順應市場的自然推導下,以大力度的作為從體制機制、政策制度、關鍵要素配置、公共服務提供甚至產業基礎設施的特別提供上,顯見功力,務必求成,新安康門戶區建設才能蓬勃開展。市委關于新安康門戶區建設的決定,事關安康當前和長遠發展的百年大計、安康大事。這個百年大計,就是安康長期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意味著安康新經濟轉型升級的可能;安康大事,就是增長大事,五年連續增長靠什么,十年連續增長靠什么,這些答案都要在新安康門戶區中找到。可以說,在安康舊經濟秩序走向乏力、新經濟渴望快速接續并釋放新動能的現實面前,只有大力實施舉全市之力、推進全能力、全體制、全機制、全領域、全資源、全服務等強有力的舉措,新安康門戶區才能光彩奪目、不負眾望。
新安康發展的基礎在四十年的要素積淀,優勢在以民營經濟為重要帶動的經濟生成能力,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政府多年積累下來的“有為政府”的機制和經驗。綜合考量基礎和優勢,并使之二次聚合裂變之力在新安康門戶區建設這個現代經濟發展的體系性高地和平臺上迸發,一手抓基礎投資,一手抓民營經濟增能升級,兩手抓門戶區建設,全面擁抱門戶區建設,2019年安康的增長預期將前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