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月
我們是一群快樂的歌友,我們與漢江同唱,與秦巴同歌,歌唱祖國,歌唱故土。
早在2008年6月,一些有音樂特長的退休老師和一群音樂愛好者,憑著自身的能力,自發組織成立了安瀾樓歌友會。
早上,歌友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聚集在安瀾樓下的場地上,先做廣播體操,然后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發聲、識樂譜、學新歌。老師不厭其煩地教,歌友專心致志地學。
老師們老家在不同的地方,歌友們有趣的稱他們:紫陽臺、安康臺、四川臺…… 他們分工合作,輪流上陣,搜集歌曲、匯編歌本、無償教大家練唱。每個月還要選出新的歌曲,由專人負責復印,發放給大家;有些長時間沒唱的歌,記不住歌詞,歌友中的書法愛好者、就把歌頁放大抄寫下來,練唱時掛在樓下的墻壁上,看著歌頁就方便多了。這些年不知寫了多少頁,掛了多少張。
夏天,汗水浸濕了老師的衣衫;冬天,寒風中老師的熱情絲毫不減。他們的激情感染著歌友,個個勁頭十足。有時下雨了,就移步到樓檐下繼續練,十幾年如一日,風雨無阻。歌聲在公園飄蕩,常常引來游園的人們駐足、欣賞、拍照,成了這里的一道風景。
這里,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節假日、雙休日,根據自己情況出行,早來遲來都可以,給大家一種輕松愉快之感。這是一個有凝聚力的團體,是一個歡樂的大家庭。年長的八十多歲,年輕的五十多歲。優美動聽的歌聲讓大家身心愉悅,歌友會能發展到今天,靠的是老師無私的奉獻和大家的執著追求。
這些年來,歌友們有的去外地長住、有的在家帶孫子,先后依依不舍地退出了。但他們的消息,還被歌友關注,他們的歌聲,還時常回響在歌友們耳畔。老歌友陸續退出,新歌友在不斷加入,我們這個群體,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像漢江水一樣,川流不息,歌聲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