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昌林
安康安火路兩旁的枇杷樹開花了,清新淡雅的花香彌漫在街巷里。
枇杷花開得一束束,一簇簇,白的瓣,黃的蕊,點綴在茂密碩大的綠葉間。一條安火路,兩行繁花開,蕭索的山城綻放出蓬勃的生機,我走進它,仰起頭,觀察著枇杷花。原來,這些枇杷花并不是一朵兩朵單獨開放在枝頭,而是三朵四朵,五朵六朵簇擁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個圓錐狀的枇杷花序。
每一朵枇杷花,都由五片花瓣組成,五朵花瓣的花朵屬于薔薇科。在薔薇科里,大多數花朵都是在春夏季開放,除了梅花以外,就只有枇杷花開在寒冬里,真應了那句:枇杷自是冬心樹,花開抵得北風寒。
這些行道樹在這里至少生長了有十年吧,家住南環西路與它近在咫尺的我,竟從未注視過它們。去年五月底的一天,我與漢濱作協一行人去雙龍采風。清晨,當中巴車由西往東駛入安火路的一瞬間,我偶然抬頭,一棵棵枇杷樹上,挨挨擠擠掛滿了色澤金黃的枇杷果。我扭轉頭看向人行道的另一側,還是一棵棵結滿了枇杷果的枇杷樹,一串串油光水亮的枇杷閃爍在綠葉間,霞光映照之下,成熟的枇杷散發出誘人的光芒,我忍不住咽下了口水。
通過百度搜索知道,枇杷樹為常綠喬木,果肉柔軟多汁,甜美適口,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因為工作單位在高新,我每天上下班都要坐公交從安火路上經過。農歷五月的清晨,我上班走過安火路,晨曦中的枇杷還掛著晶瑩的露珠,清香的味道撲鼻而來,我對著枇杷樹行起注目禮。黃昏,我下班經過安火路,枇杷暈染著夕陽的余暉,宛如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金色寶石,我再一次對著枇杷樹行起注目禮,忘記了饑餓和疲勞。那些在枇杷樹蔭下休息的城市打工者,他們或站在人力車旁休息,或靠在三輪車上等待雇主,渴了饑了,站立在人力車或三輪車上,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幾顆枇杷,既解渴又解饞,我看見了一座城市里溫馨的畫面。
我在想一個問題,枇杷花開在寒冬臘月里,這個季節蜜蜂蝴蝶等蟄伏冬眠,枇杷花又是怎么授粉的呢?去請教市政園林處的專家才得知,枇杷樹是雌雄同株的植物。枇杷開花時,若一棵樹上的雌雄花朵同株授粉,則結出的果實個頭小,口感差,容易招致病蟲害而不等成熟就會脫落。但生物的進化特征是,有利于生存和繁殖的特征得到保留,不利于生存和繁殖的特征則會逐漸消失。這便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里闡述的自然選擇的概念。在植物界,自然選擇同樣適用,植物通過適應不同的環境,演化出不同的形態和生理特征,同株上的雌蕊和雄蕊會錯峰成熟張開,盡量避免近親繁殖。
枇杷樹一簇簇潔白的小花,散發著蜜糖味的香氣,枇杷花正是靠著濃郁的花香,吸引了一些蜜蜂前來授粉;另一方面,冬季里北風強勁,枇杷花依靠著風力的作用,自然授粉。安火路處于山城西邊的風口上,冬季里沿著漢江吹來的西北風,一次又一次地搖晃著這些枇杷樹,花粉在寒風里翩翩起舞,花蕊于凜冽中深情擁抱。
一座城市,不管是誰,只要踏踏實實為老百姓做了實事,即使一時被忽視,但最終會被見證,留下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