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作為一項可以強健體魄、塑造靈魂、增強溝通的活動,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今年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體育學院董事會主席林大輝就表示,體育不僅可以為大家帶來健康的身體,而且可以給每個人帶來快樂,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促進心與心之間的溝通。
林大輝委員表示,每屆奧運會結束后金牌運動員代表團訪問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時候,都可謂萬人空巷,一票難求。通過這樣的活動,以體育的形式讓更多人心團結在一起,情融入在一起。而為了更好地促進香港特別行政區青少年與其他省區市青少年的深入、持續交流,增強民族自信和愛國熱情。林大輝委員認為可以通過深化香港特別行政區青少年與其他省區市間的體育交流,幫助他們進一步增強國家觀念。他建議,今后應通過加強香港特別行政區與其他省區市學校的聯誼,系統性地推進體育交流。如組織學生參加彼此的校運會、開展體育交換生項目、組織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學生到其他省區市接受訓練等。再有就是要善用優秀運動員的明星效應。讓奧運金牌選手等體育明星近距離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青少年進行交流,用他們的成就和奮斗經歷感染青少年。此外,還可以通過組織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青少年以運動員或志愿者身份參加各種大型運動會,幫助他們了解國家發展,增強歸屬感和認同感。
同樣,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執行會長姚志勝也認為,體育是促進香港特別行政區青少年增強愛國熱情的重要方式。姚志勝委員表示,現在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應該以此為契機增進香港特別行政區青少年對于祖國的了解,讓他們到祖國其他省區市去看一看,了解祖國的發展。再有,可以通過足球等體育項目,讓香港特別行政區和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其他省區市的青少年進行比賽,以此相互交流,從而促進青少年間的親情。
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國政協委員、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啟剛也認為,要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共創粵港澳大灣區體育賽事品牌。霍啟剛委員建議,首先要完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各級體育設施,積極引導區域內開展以青少年為主體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各城市間輪流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活動,如“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運動會”“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生趣味與競技運動會”“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足球賽”“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龍舟賽”等。其次要鼓勵粵港澳大灣區內各城市發揮自身在體育項目方面的傳統優勢,打造各自優勢體育項目特色品牌。再有要選擇有條件的城市培養國際化、世界級的體育項目品牌,如香港馬術比賽品牌、南沙世界帆船比賽品牌、珠海國際龍舟賽品牌、深圳世界自行車拉力賽品牌等。通過區域內差異化優勢品牌打造,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體育事業融合發展,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影響力和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