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脈華章丨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 |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傳承中華文化,絕不是簡單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摒棄消極因素,繼承積極思想,“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更多詳細] |
|
文脈華章丨文明中國說·和合共生 |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這次會議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文明中國說》系列視頻,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聚焦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展現其之于中國、之于世界的精神價值。今天播出《“茶”和天下》。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更多詳細] |
|
文脈華章|文明中國說•同文同心 |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這次會議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文明中國說》系列視頻,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聚焦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展現其之于中國、之于世界的精神價值。今天推出《“戲”中家國》。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從......[更多詳細] |
|
文脈華章 | 文明中國說•兼收并蓄 |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這次會議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文明中國說》系列視頻,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聚焦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展現其之于中國、之于世界的精神價值。今天播出《“衣”錦華夏》。......[更多詳細] |
|
我市開展檔案文獻遺產申報工作培訓 |
本網訊(通訊員 李蘭)市檔案局9月20日組織召開全市檔案文獻遺產申報工作專題培訓會,通報了全市檔案文獻遺產申報工作情況,專題解讀國家檔案局及我省關于檔案文獻遺產的篩選、組織、培養、申報和開發利用等工作要求,安排部署全市檔案文獻遺產申報工作任務。會議指出,檔案文獻遺產是承載社......[更多詳細] |
|
何以陜西 |
歷史悠久 文化厚重是人們對他的第一印象 如今提起他人們總會滿含敬意地喚一聲“三秦大地”
西安鐘樓。新華社 劉瀟 攝“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陜齊吼秦腔”這是陜西獨有的風情與韻味 三秦大地的獨到之處正是他面面不同,又包羅萬象!既有黃土高原的雄渾又有關中平原的富饒還有秦巴山地......[更多詳細] |
|
一習話·文脈華章丨“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 |
中華文明五千年,還要進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闡釋它的內涵和精神,宣傳好其中蘊含的偉大智慧,從而讓大家更加尊崇熱愛,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2024年9月10日,習近平在陜西省寶雞市考察時強調剛剛過去的中秋小長假,山......[更多詳細] |
|
文脈華章丨走近青銅國寶 跟著總書記探尋文明密碼 |
文物不言,何以中國。2024年9月1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陜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考察,走進展廳聽取當地周秦時期歷史文化介紹,仔細察看何尊、逨盤等珍貴青銅器,了解加強文物保護研究利用等情況。鏡頭定格這樣一個畫面:參觀“宅茲中國”單元時,總書記在一件國寶級青銅器前駐足凝視,仔細......[更多詳細] |
|
|
文脈華章丨根之茂者其實遂 |
一輪彎月、一只作跳躍狀的兔子、一只口銜仙草的蟾蜍……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T形帛畫上,充滿自然氣息和神秘色彩的“中秋元素”,展現了古人對宇宙和生命的浪漫想象。水面波光之上,神龍昂首、吉鳥振翅,天空中圓月高懸,月宮里玉兔搗藥……陜西歷史博物館珍藏......[更多詳細] |
|
文脈華章|中秋佳節,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的家國情懷 |
明月寄相思,家國總關情。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中秋節不但寄托著海內外華人對闔家團圓的美好期許,還承載著深厚的故鄉情、家國情。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深刻闡述個人、家庭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強調要厚植家國情懷,把實現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中秋佳節......[更多詳細] |
|
文脈華章丨中秋夜游 以月寄情 |
一輪中秋月,千載悠悠情。中秋節,承載著人們對團圓和睦的美好追求,也蘊含著濃濃的故鄉情、家國情。 習近平總書記說:“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在家和萬事興的理念下,傳承中秋賞月、賞桂、吃月餅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不僅增添了節日氛圍,體現了對家庭文化的濡染,也是......[更多詳細] |
|
文脈華章丨“越”滿中秋 |
中秋月圓夜,正當賞“越”時。每年中秋節,作為越劇之鄉的嵊州東王村,都會在古戲臺上準備一場藝術盛宴。2004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來到東王村調研,了解古戲臺的重建情況,觀看村民們的越劇表演。他說道:“嵊州文化底蘊深厚,首先是越劇之鄉,聲名遠播,無論在哪里都知道,知道越劇就......[更多詳細] |
|
文脈華章|中秋,跟隨總書記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中秋佳節,月圓人團圓,華夏大地同慶。品月餅、賞月拜月、看花燈、飲桂花酒……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習近平總書記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曾多次強調要發揮其寶貴價值和獨特作用。讓我們一同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講述,......[更多詳細] |
|
文脈華章丨明月夜,照見千年長江 |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9月14日晚,“長江文化藝術季”開幕式上,長江沿岸的群眾在武漢長江游船上深情演唱《我的祖國》。眾多演唱者中,一位來自十堰丹江口的庫區志愿者心情十分激動,“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我們志愿者,是對我們莫大的鼓舞,今天能站在......[更多詳細] |
|
時政微觀察丨從總書記陜甘行,感悟“何以中國” |
秋到陜甘,青銅文化與渭河秋色在寶雞交相輝映,天水麥積山石窟在秋意中更顯古韻悠長。西北的豪邁交織秋日的寧靜,恰如黃河蘭州段,靜謐壯闊。9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來到陜西省寶雞市和甘肅省天水市、蘭州市考察調研。考察中,總書記看何尊、觀石窟、望大河,一個重要關注點,是中華......[更多詳細] |
|
獨家視頻丨習近平在陜西寶雞市和甘肅天水市考察調研 |
10日下午至1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來到陜西省寶雞市和甘肅省天水市考察調研。在寶雞市,習近平考察了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渭河生態公園,了解當地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開展渭河生態保護治理等情況。在天水市,習近平考察了伏羲廟、麥積區南山花牛蘋果基地、麥積山石窟,了解當地推動文化遺產......[更多詳細] |
|
傳承古鎮文化 助推文旅發展 |
雙河口古鎮位于漢陰縣城北部,曾是通往西安貿易的必經通道,至今保留著濃重的商業文化氣息,特色鮮明,歷經百年時光流轉,如今的雙河口古鎮依然散發著悠悠古韻,不僅自然風光旖旎,更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更多詳細] |
|
陜西文獻集成數據庫上線 |
9月5日,由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陜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與中華書局古聯(北京)數字傳媒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的大型地方文獻集成類數據庫——陜西文獻集成數據庫上線。該數據庫主要收錄陜西歷代紙本文獻、金文文獻、石刻文獻以及當代學人對古代文獻典籍的學術研究成果......[更多詳細] |
|
【何以中國 行走河南】習言道|來到這里,習近平說“我向往已久” |
中新網8月14日電 “殷墟我向往已久”。2022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安陽考察殷墟遺址時如此感慨道。殷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為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在殷墟諸多考古發現中,甲骨文是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它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把中國信......[更多詳細] |
|
|
文脈華章|再敦其煌 |
敦煌,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2019年,他到甘肅考察,首站來到莫高窟。他說:“敦煌文化展示了中華文明的文化自信,研究弘揚敦煌文化要揭示蘊含其中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文化自信。” 本集編導:張嘉琪、陳露緣編導組:武笛、張僑、陳凱茵、應曲川記者:吳魯、楊焱彬、郎兵兵剪......[更多詳細] |
|
文脈華章丨千方百計呵護好文化瑰寶 |
中華文明綿延不絕,從未中斷,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撐。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持續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傳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總書記一直非常關心中華文明歷經......[更多詳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