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康
穿越秦嶺、一路向南, 跨過長江、一路向北, 在秦嶺之南,漢江之畔,巴山腹地, 有一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她叫嵐皋。 她因山水而得名, “嵐”即山中之霧氣, “皋”即水邊之高地, 全縣總面積1957 平方公里、 總人口 16.5 萬人。 縣域不大,充滿和創造神話!
南宮山色
嵐皋稟賦獨特,可是名副其實的山水盛地、“氧”生福地、富硒寶地、區位要地、人文厚地……藝術家稱贊這里是“巴山畫廊·硒旺嵐皋”;旅行家驚嘆這里“如詩如畫如仙境、藏奇藏險藏秀色”;經濟界人士縱觀產業、人文及發展比較優勢,概括稱謂這里“好山好水好區位、有硒有氧有傳奇”。
巴山大草原
所謂好山好水
嵐皋的山,兼具秦嶺的雄奇和巴山的靈秀,地表常綠、四季多彩。植被覆蓋率超過 90%、森林覆蓋率達 80%以上,不僅有云中凈土南宮山,也有古烽火遺跡全勝寨,還有曠美神怡巴山大草甸。全縣已開發 230 余處景區景點,這里正以南宮山為筆,南宮湖為墨,揮毫書寫“兩山理論”的嵐皋答卷。
嵐皋的水,美在清凈流動,貴在掬手可飲。646 條大小河流蜿蜒交錯,年降雨量 1000 毫米以上,肩負著“一泓清水送京津”的光榮使命。全域水質常年穩定在國家Ⅱ類標準以上,半數達到Ι類標準。嵐河夜畫清靈城、秀美多姿千層河、碧波蕩漾南宮湖,點綴繪就了“仁者愛水、流水不腐”的水鄉情緣。
嵐皋村BA活動現場
所謂好區位
嵐皋位于中國地理南北交匯處,既是南方的北方,也是北方的南方。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溫 21℃,享有“自然空調”的美譽。這里是漢江生態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銀百高速、西渝高鐵穿境而過,布站設口,使這里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陜西最南端,正在打造陜西向南、重慶向北開放的門戶區。
所謂有硒有氧
嵐皋地處全國第二大天然富硒資源帶核心承載區,全域土壤硒含量均值每千克中達 0.99 毫克,土壤富硒使這里的“芋漁水茶”等農產、水產都富含硒元素。這里盛產魔芋,被評為“中國魔芋之鄉”,魔芋即食食品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這里的水富硒富鍶低鈉,被國際飲用水資源保護組織和中國礦業聯合會命名為“世界黃金水源地”;以富硒鱘魚、錢魚為主的生態活水魚味美品優,這里正聚力打造“中國鱘魚之鄉”。 綠水青山和溫潤氣候使這里年均空氣優良天數達 355 天以上,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在 3000—1 萬個之間,這里的天是藍的、云是白的、空氣是清新的,是氣象局首批公布的“中國天然氧吧”,是康養身心的理想之地。
金色稻田
所謂有傳奇
漢江漢語漢文化的傳承,巴人巴鄉巴文化的熏陶,融合鍛造了嵐皋人民開放包容、誠信好客、敢為人先的優良品質。這里的人們守正創新,開拓進取,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富硒食飲品、消費電子輕紡三大百億級特色產業,正在創造一個個產業發展的傳奇。
這里正圍繞“中國嵐韻”文化旅游大 IP,聚焦“休閑體育在嵐皋”品牌,每年舉辦“春踏青、夏戲水、秋 BA、冬玩雪”全年不打烊、四季皆有料的文體旅商融合活動。錨定“村超看榕江、村 BA 看嵐皋”目標,秉持“一座城服務一個人”的好客理念,在 2024 年陜西嵐皋村 BA 實現全網曝光量超 15 億火爆出圈的基礎上,接續辦好每年一屆的村 BA 文體旅商融合活動,帶動嵐皋不斷出效出彩。
如今的嵐皋,在開放包容、蓬勃發展的道路上,構成了一幅“山水人城”相融共生、一體發展的美好圖景。好客的嵐皋人誠邀歡迎各地各界人士多關注嵐皋,了解嵐皋,走進嵐皋,賞秦巴美景,品富硒美食,話生活真諦,享發展機遇。
(本組圖片由嵐皋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