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謠言:貴州遵義發生兩起交通事故?

真相:近日,有網民在網絡平臺發布“貴州遵義匯川區高坪鎮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導致兩死一傷”“貴州遵義播州區三合鎮貨車失控撞向牛圈”信息,引發關注。經核實,上述信息均為謠言,系網民楊某為博取關注,利用AI工具刻意虛構內容。目前,公安機關已依法對其處以行政罰款的處罰。(來源:“貴州辟謠”微信公眾號、“匯川公安”微信公眾號)
辟謠:造謠“適齡不結婚就下崗” 四川安岳一男子被行拘

詳情:近日,有四川安岳網民在短視頻平臺發布消息稱,“當地一家企業已經發通知,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解決個人問題,超出規定時間一年都沒成家的話,就必須自動離職”,引發關注。經核查,當地未發現有企業發布類似規定,視頻內容系謠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之規定,楊某的行為涉嫌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已被處以6日行政拘留。(來源:四川互聯網舉報辟謠平臺、封面新聞)

誤區:注射HPV疫苗會導致絕育?
真相:這種說法完全沒有科學依據。HPV疫苗的主要作用是預防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從而降低宮頸癌及其他與HPV相關疾病的風險。它的成分中不含任何影響生殖系統功能的物質,也不會干擾女性的卵巢功能、子宮發育或激素水平。大量臨床研究和全球數億例接種數據表明,HPV疫苗安全可靠。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中國疾控中心等權威機構均未提示HPV疫苗會影響生育能力,更不會導致絕育。
相反,接種HPV疫苗有助于保護女性的生殖健康,減少宮頸病變、宮頸手術及由此帶來的妊娠風險。對于未婚未育女性,接種HPV疫苗不僅安全,而且是預防宮頸癌的有效措施。(來源:“科學辟謠”微信公眾號)

通報:網警依法查處一起散布地震謠言案
詳情:近期,山西忻州網警在工作中發現,一網民在自媒體平臺發布一段標題為“山西忻州3.9級地震,街面一片狼藉”的虛假視頻,引發關注,造成當地居民恐慌。視頻發布后,山西省地震局通過公眾號發布標題為《辟謠公告:“山西突發3.9級地震,街面一片狼藉!”與事實不符》的辟謠文章。經查,網民許某為博取關注、吸引流量,利用AI工具捏造了地震謠言并在自媒體平臺發布,造成謠言擴散,引發惡劣影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之規定,其行為已構成散布謠言、擾亂公共秩序,屬地公安機關已依法對許某作出行政處罰。(來源:“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
通報:安徽合肥發布關于網絡虛假信息治理典型案例的通報
詳情:今年以來,安徽省合肥市委網信辦扎實開展“江淮凈網·整治‘自媒體’發布不實信息”專項行動。按照相關工作安排,網信、公安等部門協同聯動、同向發力,依法注銷違法違規網站備案15家,依法處置違法違規網站平臺、“自媒體”賬號695個,受理處置公眾舉報投訴1381件,依法約談違法違規“自媒體”平臺賬號責任人28人次,有力震懾網站平臺、“自媒體”違法違規行為。現公布10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XX阿遠”賬號為博取關注、吸粉引流,通過多個平臺、賬號編造發布不實信息,唱衰經濟發展,誤導公眾認知。已依法約談該賬號使用人,責令暫停更新并自查清理不實信息。
案例二:“孫老師XXX”賬號為博取關注、吸粉引流,編造同質化文案和虛假故事,唱衰經濟發展,誤導公眾認知。已依法對該賬號使用人嚴肅批評教育,責令刪除不實信息并全面自查整改。
案例三:“博哥兒XXX”賬號發布關于食品安全和騎手待遇的誤導性視頻,虛構“離職被罰1500元”和“雨天送餐被扣款”等情節。已依法對該賬號使用人嚴肅批評教育,責令刪除不實信息并全面自查整改。
案例四:“小魚愛XXXX”賬號為博取網絡關注,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拼湊外地熱點事件,發布不實信息稱“合肥野生動物園發生小老虎咬傷5歲女童”。已依法對該賬號使用人予以行政處罰,責令刪除不實信息。
案例五:“綠洲護眼XX”賬號在網上惡意發布“某企業生產屏幕刺瞎眼”等虛假信息,詆毀攻擊相關企業產品質量,對企業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已依法對該賬號使用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責令刪除不實信息。
案例六:“XXX791”賬號為博取關注,發布謠言信息稱“河道被人下毒,河面上漂著很多死魚”。已依法對該賬號使用人批評教育,責令刪除不實信息。
案例七:“小憨X”賬號根據其道聽途說的信息,在沒有事實根據的情況下,發布謠言信息稱“某零食店開業,一艾滋病患者趁亂掏出針頭,刺向一名小女孩”。已依法對該賬號使用人嚴肅批評教育,責令刪除不實信息。
案例八:“寂寞XX”賬號為博取關注,發布不實視頻稱“某農貿市場里面的車太多了速度太快了,撞死好幾個人”,造成群眾恐慌,擾亂公共秩序。已依法對該賬號使用人予以行政罰款處罰,責令刪除不實信息。
案例九:“松風XXX”賬號為博取關注,發布謠言信息稱“小區二期剛才發生慘劇夫妻吵架,男的把老婆胳膊砍掉了,自己跳樓了”,引發大量網民關注,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已依法對該賬號使用人予以行政罰款處罰,責令刪除不實信息。
案例十:“琬琬沒XX”賬號為博取關注,借機引流帶貨,發布謠言信息稱“其三年級的女兒和同班女同學競爭小組長,落選的女同學心生嫉妒,往其女兒的保溫杯里偷偷塞入碎紙片”。已依法對該賬號使用人批評教育,責令刪除不實信息。(來源:“安徽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