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朱爍旭)“通過板凳課堂,我學習到了茶葉種植技術,還了解了不少國家的好政策,真的收獲太大了”,紫陽縣洞河鎮小紅光村村民洪遠友言語中滿是激動。
今年下半年以來,洞河鎮創新探索理論宣講及基層治理模式,利用“板凳課堂”傳播黨的理論方針及惠民政策,傾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現場解決交辦問題,及時化解矛盾糾紛,贏得群眾廣泛贊譽。
該鎮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及1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平臺,充分發揮理論宣講志愿服務大隊的作用,在全鎮范圍內開展“板凳課堂”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和嚴肅的會議形式不同,“板凳課堂”不拘泥于宣講形式和地點,沒有會議室,不用講話稿,就在群眾家的小院里,在田間地頭上,在矛盾問題的第一線,鎮村干部帶著本子和筆,和群眾搬來凳子圍坐在一起,拉家常、傳理論、解心結、辦實事。依托鎮村干部會、院落會、小組會、入戶走訪等形式,與鞏固銜接、項目建設、新民風建設等重點工作相融合,拉近了干群關系的同時,讓黨的理論政策走進了千家萬戶。截至目前,該鎮共開設“板凳課堂”73次。
“板凳課堂”變過去的群眾“上訪”反映問題為干部主動“下訪”解決問題,極大地提高了轄區群眾政策知曉率及滿意度。下一步,洞河鎮將繼續用活用好“板凳課堂”平臺,發揮好政策宣講、矛盾化解、便民服務三大主體功能,圍繞國家最新方針政策及惠民利民政策,持續豐富“板凳課堂”內容,暢通民意反映渠道,讓“小板凳”發揮“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