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在鎮衛生院能遇到蔣醫生,我看病光路費、住宿費,就省了800多元……”8月20日,說起自己治病的經歷,陜西省安康市紫陽縣高橋鎮深磨村村民王道方話語充滿感慨。
一個月前,王道方因嚴重的膽結石、膽管炎,導致腹部腫大,疼痛難忍,前往紫陽縣醫院就醫,醫生根據病情建議轉院,這讓王道方的家庭陷入兩難。
“鎮上來了‘高級醫生’,有江蘇常州的,還有市上大醫院的,縣醫院的……”正在一籌莫展的王道方聽說了這個消息,看到了希望。
在高橋鎮中心衛生院,蘇陜協作下派的江蘇省骨干醫師蔣燕文醫生接診了王道方,在經過10余天的治療,王道方病情逐步得到控制、緩解。
蔣燕文被下派到高橋鎮中心衛生院坐診,只是紫陽縣整合資源,全面推進醫療改革的一個縮影。今年,紫陽縣以“組織架構統建、資金打包統合、醫療服務統提、內部運營統管”為建設路徑,優化整合并有效利用縣域醫療衛生資源,構建起“分級診療、合理治療、有序就醫”新秩序。
“餐后2小時,血糖7.3……”在高橋鎮中心衛生院慢病醫防融合管理中心診療室,主治醫師肖受英正在為高橋鎮龍潭村二組村民嚴國選測量血糖。
今年60歲的嚴國選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兩項指標一直控制不好。“鎮上把我列為‘黃色管理’,安排肖醫生指導,按時進行體檢,現在血壓、血糖值都很平穩。”嚴國選說。
紫陽縣將慢性病患者進行“紅、黃、綠”三色分級分標管理。紅色代表病情嚴重,健康指標一般的為黃色,身體狀況良好的為綠色。綠色由村衛生室服務,黃色交鎮衛生院服務,紅色由縣級醫療機構服務。
“目前全鎮1451名高血壓老人,391名糖尿病老人,31名慢阻肺老人。體檢情況同步傳回縣中醫院,由專家團評估,動態調整管理類別,為老年人制定更優的治療方案。”肖受英介紹。
紫陽縣統籌使用醫保資金和公衛資金,將公衛服務體檢費用充分利用,體檢結果縣鎮醫療機構互認。減少老年人重復體檢的費用,實現檢查效果最大化、群眾支出最小化。1至6月,紫陽縣縣級醫療機構次均住院費用下降244元,鎮級下降119元。
“原來在縣上醫院找專家,掛號、排隊不容易。現在家門口就有‘高級醫生’,看病比城里人都利索哩。”高橋鎮裴壩村6組村民段正忠高興地說。
2025年以來,紫陽縣在17個鎮推行醫護人員下沉、技術下沉、服務下沉、管理下沉。建立“上培+下派”人才雙向流動模式,累計下派專家168人次,開展診療6500余人次,在鎮級開展手術400余例。
(作者 張俊 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