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周繼悅
近年來,紫陽縣煥古鎮深入貫徹“千萬工程”經驗,緊緊圍繞“和美鄉村”建設目標,按照“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原則,以示范村為引領,全面推進整村建設,從人居環境整治、基層治理、產業發展、移風易俗等多方面發力,走出了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聚焦環境整治,“顏值”持續刷新
煥古鎮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建設和美鄉村的首要抓手,全員發力提質效。建立了鎮主要領導負總責、聯村領導包抓、包聯干部包段、各村具體落實的責任體系,鎮村干部下沉一線,帶動群眾自覺參與。同時,強化公益性崗位管理,對公共區域開展常態化整治。多渠道宣傳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性,引導群眾落實“門前四包”責任制,實現從“要我治”到“我要治”的轉變。
在整治過程中,煥古鎮聚焦重點強治理。以拆除亂搭亂建為突破口,全面摸排并整治道路沿線、房前屋后和鎮村公共區域的違規標語廣告、殘垣斷壁、亂搭亂建等現象。圍繞“掃干凈、擺整齊、改旱廁、清污淤、除雜草”工作重點,對村道河道、搬遷安置點等重點區域和衛生死角進行集中整治,嚴格落實村級保潔制度,實現生活垃圾“戶入桶、村收集、鎮清運”。
截至目前,全鎮已完成改房336戶,評選凈美庭院示范戶307戶,新建垃圾分類收集亭50個,新建公共廁所2座、改造農村衛生廁所137座,安裝路燈50余盞。并通過修剪養護樹木,就地取材打造“微景觀”,動員農戶打造“小果園、小花園、小菜園”,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為了確保整治效果長效持久,煥古鎮完善機制抓長效。建立“小院議事”機制,通過院落會廣泛宣傳并聽取群眾意見,提高群眾參與積極性;建立“評比晾曬”機制,設立“紅黑榜”,定期曝光,每季度開展評優樹模表彰,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建立“跟蹤督辦”機制,由鎮紀委聯合相關部門組建督導小組,定期督查、隨機抽查,對發現問題跟蹤問效。
推動產業發展,活力持續涌流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煥古鎮立足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茶葉產業,全鎮現有茶園3萬余畝,培育茶葉加工企業82家(SC認證茶企35家),茶葉經銷商226家。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茶葉產業,煥古鎮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附加值。鼓勵企業引進先進生產設備,進行技術改造,開發紅茶、白茶等新產品。加強品牌建設,積極參加各類茶博會、展銷會,2025年“煥古茶業”品牌價值突破3.84億元,全國茶企排名躍升至47位,有效提升了煥古茶葉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在鞏固茶產業優勢的同時,積極發展特色產業作為有力補充。全鎮野油菜種植規模已超3500畝,并采用 “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 模式,帶動300余戶農戶增收,戶均增收超5000元。其腌制產品借蘇陜協作平臺銷往江浙,通過“線上線下”拓寬銷路,制作技藝已列為縣級非遺項目。
同時,煥古鎮積極探索“茶旅融合”發展模式,立足歷史文化名鎮、貢茶文化等資源,打造茶旅一體化觀光園、旅游寫生基地等項目,常態化開展惠民演出、采茶大賽、非遺研學等茶文旅系列活動,積極培育民宿(茶宿)12家,每逢春茶開園季和節假日,游客紛至沓來,有效帶動產業發展,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
創新基層治理,格局共治共享
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持續深化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突出抓好黨員干部和村“兩委”干部教育培訓,做好村(社區)班子屆中分析研判,加強農村后備人才培養鍛煉,不斷建強支部戰斗堡壘,為鄉村治理提供根本保障。將金融服務與弘揚和培育良好家風、鄉風相融合,創新“道德積分銀行”做法。依托金融機構,將群眾踐行移風易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賦值量化操作,積分化管理,村民可憑積分兌換獎勵或享受金融優惠政策,讓有“德”者有所“得”,激發鄉村治理新活力。
以深化“321”基層治理模式為抓手,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和網格員作用,深入開展“百名干部進千家”常態化走訪活動,及時掌握社情民意,傾聽群眾訴求,獲取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對發現的各類矛盾糾紛,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和辦法及時有效化解。大力推動智慧安防建設,依托“安康智慧治理信息平臺”和煥古鎮街道社區“社會治理智慧信息應用平臺”,精準劃分“三類”戶,通過“智慧+網格+服務+管理”模式,將村(社區)的動態研判、政策落實和矛盾糾紛排查等工作統籌整合,保證“一網覆蓋”,做實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兩個全覆蓋。同時,建立矛盾糾紛調解室,整合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等資源,充分發揮“一村一警”“法律明白人”、鄉賢能人的作用,形成法治、德治、自治三位一體的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
推進移風易俗,筑牢發展根基
為弘揚新風正氣,煥古鎮深入挖掘本地孝義文化資源,建設“孝義文化一條街”,包含家風文化展覽館、義渡文化廣場等元素,讓游客和村民在感受孝義文化獨特魅力的同時,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陣地,廣泛開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評選表彰活動,今年以來,共培育“陜西好人”1名、“安康好人”1名,“紫陽好人”6名,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群眾向上向善。
此外,煥古鎮還充分發揮村規民約在移風易俗中的作用,通過村民大會討論制定村規民約,對紅白喜事操辦、環境衛生整治、尊老愛幼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并成立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群眾自治組織,加強對村規民約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引導村民自覺摒棄陳規陋習,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如今的煥古鎮,村莊干凈整潔,產業蓬勃發展,鄉村治理有序,文明新風拂面,一幅村美、民富、人和的和美鄉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未來,煥古鎮將繼續深入踐行“千萬工程”經驗,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不斷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讓廣大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繪就更加絢麗多彩的和美鄉村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