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周繼悅 儲茂銀
在秦巴腹地,藏著一座千年古鎮——紫陽縣煥古鎮。近日,紫陽縣煥古鎮以其獨特的非遺研學項目吸引了眾多目光,成為周邊地區研學旅行的熱門目的地,掀起了一股非遺研學的熱潮。
近年來,煥古鎮在傳承茶文化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將文旅與非遺研學深度融合。鎮政府聯合當地企業、學校,開發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研學課程。在茶園里,學生們可以體驗采茶的樂趣,了解茶葉從鮮葉到成品的全過程;在制茶車間,專業師傅手把手教學,讓大家感受非遺手工制茶技藝的魅力;在文化館里,老支書生動的講解帶學生們穿越千年,領略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煥古人民濃濃的孝義精神。
除了制茶工藝外,煥古鎮的社火研學也極具特色。社火是陜南獨特的民俗文化,也是非遺項目之一。舞龍、舞獅、彩龍船等精彩表演,讓孩子們目不暇接。他們不僅可以近距離觀看社火表演,還能在藝人的指導下參與其中,學習舞龍的技巧、彩龍船的步伐,在歡笑聲中感受民俗文化的強大感染力。
煥古鎮還將紫陽民歌非遺項目融入研學課程。孩子們學唱悠揚的紫陽民歌,了解其背后的歷史和文化內涵。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紫陽民歌在煥古鎮這片土地上得到了生動傳承與創新發展,通過非遺研學的形式,讓更多人領略到其獨特魅力。煥古鎮的非遺文旅體驗項目也得到了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的報道關注。
“以前只是在課本上了解傳統文化,這次來到煥古鎮參加非遺研學,體驗這些非遺技藝,感覺傳統文化變得有趣起來。”安康市高新中學的學生說。
“隨著‘文旅+研學’模式的走紅,煥古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和研學團隊。今年以來,古鎮的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長了50%,研學團隊數量更是翻了一番。”煥古鎮黨委委員、宣傳統戰委員介紹。
為了提升游客的體驗感,煥古鎮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打造了一批特色茶宿和餐廳。與此同時,煥古鎮圍繞產業發展,相繼實施了陜煥“沉浸式體驗硒茶空間”、富硒茶產業融合示范等項目,建成了煥古鎮集鎮停車場、中碼頭至上碼頭棧道等設施,紫陽到煥古的公交旅游專線也于近期投入使用。
“目前,‘文旅+非遺研學’模式已初見成效。我們接待的研學團隊數量逐年攀升,游客覆蓋范圍越來越廣。這不僅提升了煥古鎮的知名度,也為當地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帶動了周邊民宿、餐飲等產業的發展,讓更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飯’。”煥古鎮黨委書記孟慶國說。煥古鎮將繼續深挖文化內涵,豐富研學內容,創新文旅產品,讓古老的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