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朱爍旭 李明珠
今年以來,紫陽縣高橋鎮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微景觀”提升鄉村高顏值為切入點,充分發揮鎮青年干部、鄉村教師及大學生力量,聚焦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目標,堅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變廢為寶,在權河、裴壩、蘭草和雙龍四個村選點先行、抓點帶面,繡出高橋田園生態小鎮新畫卷。
該鎮抽調機關全體青年干部成立“我動手、我快樂、我成長”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團隊,由青年干部擔當主力軍,劃分片區、落實到人,先后多次召開討論會,對各點位實施方案進行可行性研判并持續優化,全面推進“微景觀”建設有依有據。同時,堅持專班推進、凝聚合力,堅持干部帶頭、全員參與,廣泛動員大學生、退休教師、能人大戶等集思廣益,共同參與創作,充分發揮一技之長,讓“微景觀”成為帶動和美鄉村建設的新引擎。
堅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變廢為寶原則,杜絕大動干戈、大拆大建,利用廢舊磚瓦、木頭、輪胎、瓶罐等材料,通過修剪、拼接、噴繪等二次加工,創作出彰顯當地特色的美麗景觀。在權河村謝勇兒修車廠,以“汽修”為主題的微景觀已初顯成形。五顏六色的輪胎和各種生動活潑的卡通墻畫讓人眼前一亮,通過取用廢棄輪胎、車部件、舊零件等搭建了車用部件展覽墻,凸顯權河特色,成為群眾新的拍照打卡點。
該鎮切實將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與“千萬工程”緊密聯結、統籌推進,權河、蘭草、裴壩、雙龍分別以“靈動權河、稻田蘭草、蒼鷺裴壩、綠美雙龍”為主題,選取點位、群策群力、打造亮點,確保打造出既有顏值又有文化內涵的“微景觀”,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集片成面,以點位突破推動全域建設,逐步打造高橋凈美風景線。
“通過開展‘微景觀’行動,用創意激活田園,用藝術添彩鄉村,在降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成本的同時,還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一個個村美、人和、業興、民富、幸福宜居的和美鄉村正在高橋逐步變成現實。”高橋鎮黨委書記曾健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