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儲茂銀
紫陽縣城關鎮青中村近年來因地制宜挖掘特色產業資源,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融合發展,開啟青中村“美顏模式”,點亮美麗“村居圖”,同時也把“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
提升村容村貌 扮靚宜居家園
12月10日周末,走進城關鎮青中村,映入眼簾的便是處處可見的美景。干凈的街道,整齊的房屋,特色的民宿,充滿生機的花草樹木,總讓人感到平靜與歡喜。
“和家人一起來玩一玩,發現這里真的很漂亮。”游客謝月雯說。
今年以來,青中村按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點上出彩、線上出品、面上成景”的總體要求,著力打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帶,引領全域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提升。
“2023年總計投資500余萬元,對青中村實施道路沿線綠化13公里12000余平方米,以凈家園、綠鄉村、美環境為目標,打造出了別具一格的‘拈花灣’、特色鮮明的‘天空之境’、讓人流連忘返的‘月亮灣’等重要村容村貌提升節點6個。”城關鎮副鎮長、鎮人大代表曾順寶介紹。
青中村還安裝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亭50個,配置垃圾分類收集桶200個,規范了農村生活垃圾投放,集中清運處理;利用政策獎補撬動68戶農戶按照風貌統一村莊規劃總體要求,實施了“四改”工程建設。同時積極爭取人居環境整治項目,探索出了“系統推進、全域治理、群眾參與、長效治理、常態監督”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青中模式”。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滿足廣大群眾對青山綠水、鄉愁記憶等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凝聚黨群合力 提升治理效能
10月初,來到青中村養蜂基地,100余個蜂箱整齊地“一字”排開,村黨支部委員、養蜂產業引領人丁瑞斌正在從蜂箱中提取蜂蜜,他一臉笑容,“甜”到了心里頭。
“這100多桶蜜蜂是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投資10萬余元建成的,今年每箱可取蜂蜜5斤左右,市場銷售價格大約每斤100元,總收入不錯,其中80%的利潤留給合作社為村民分紅。”丁瑞斌介紹。
青中村花類多、花期長,丁瑞斌作為5名支部委員之一,選擇引領蜜蜂養殖這個產業,通過自己示范,帶動20余戶有意愿的群眾加入該項產業中,為村民解決蜂源、技術、銷路等各方面的問題。目前,全村養蜂超過200桶。像丁瑞斌一樣,目前村黨支部5名支委分別引領旅游、中蜂、茶葉、藥材、養豬5項產業。
“我們通過配強村級兩委班子,規范‘一約四會’運行機制,采取‘支部帶黨員,黨員帶群眾’模式,將主題黨日、群眾議事等活動融入到產業發展、鄉村建設、村容村貌提升、鄉村治理中,把黨小組建立在項目上、黨員融合在產業中。”青中村黨支部書記冉維富介紹。
深化產業融合 激發鄉村活力
國慶假日期間,位于青中村的“花婆婆”民宿被各地游客爭相訂購,大家在這里享受“云上青中”的愜意。
“我們民宿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自正式運營以來,累計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實現銷售額100余萬元,帶動14戶村民就地就業。”青中村“花婆婆”民宿運營經理張群杰表示。
青中村搶抓鄉村振興機遇,以“鄉愁”為感召大力發展民宿產業。“花婆婆”民宿、華陽云上輕奢旅游綜合體等項目秉承了現代康養民宿倡導的“低碳”“環保”“自然”理念。
青中村還在“旅游+交通”“旅游+美麗鄉村”等方面下足功夫。以文化、農業、旅游融合發展思路調整產業布局,充分利用傳統美食、文化、歷史遺存,打造以文促旅、多業融合。同時著力構建以農家特色飲食為主的旅游產業鏈,輻射帶動全安村等周邊村落打造旅游打卡地、農副產品“超市”,促進農村群眾增收、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