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儲茂銀 覃津津 歐緒珍
今年以來,紫陽縣在基層治理上動腦筋,在社區服務上下功夫,通過構建快捷貼心便民圈、和諧溫馨鄰里圈、群眾滿意生活圈的“三圈”融合善治新模式,辦實事、解民憂、暖民心。
10月29日,紫陽縣城關鎮西關社區的居民明先春接到詐騙電話,對方冒充警察,讓他前往市公安局配合調查。明先春果斷掛掉電話,避免了被詐騙分子迷惑而釀成大禍。
“社區經常給我們宣傳反詐知識,不僅在群眾會上說,社區和部門干部還隔三差五上門宣傳,詐騙分子的各種手段都給我們講解的很清楚,接到詐騙電話不慌也不信。”明先春說。
除了開展反詐騙宣傳,工作人員還經常圍繞平安建設、環境整治、創業就業、鄉風文明等多個主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敲開群眾家門,進行面對面、一對一的宣傳。同時在與群眾溝通交流中收集群眾“微心愿”,逐步落實、實現。家住西關社區15號樓的居民羅華倫就是受益者之一。
“我家里有兩位老人,生活都不能自理,還有兩個學生在讀書,我一直想找個能照顧家里又能賺點生活費的工作,給社區工作人員和包聯干部說了我的心愿之后,他們很快就幫我找到了社區保潔員的工作,這個活兒挺輕松的,每月還有1200元的收入,非常滿意。”羅華倫開心地說道。
城關鎮西關社區占地面積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2500戶8400余人,面積小、人口多、服務難。
“我們堅持民有所呼、我必有應,依托各界力量,優化各方資源,做好'微服務',做實'微治理',做優'微實事',構建快捷貼心便民圈、和諧溫馨鄰里圈、群眾滿意生活圈,讓居民生活更有幸福感。”城關鎮黨委副書記譚正紅說。
據了解,紫陽縣城關鎮所轄的6個社區與116個縣直部門簽訂了共駐共建共享協議,“清單”式服務社區群眾,讓居民的各種難題及時得到解決。截至目前,共計領辦群眾微心愿338個,組織反詐騙、走訪慰問、隱患排查等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480余場次,建成便民橋、摩托車停車場、社區口袋公園等民生項目47個,受益群體超過5萬人次。
“下一步,我們將以'五同'工作為抓手,突出黨建引領,深化為民服務,通過縣直部門與社區結對共建,1600余名機關黨員干部到社區領崗服務,讓資源和力量下沉到一線,辦好群眾實事,強化基層治理,讓群眾更有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紫陽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袁明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