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柯增偉 葉姿)紫陽縣今年以來以深入開展“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為契機,瞄準“全省前十、全市最優”目標,著力在政務、政策、要素、法治、政商環境上持續下功夫,切實讓一流營商環境成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亮“名片”、最好“招牌”、最強“磁場”。
圍繞“高效便利”,著力打造辦事更高效的政務環境。組建“項目管家”幫辦代辦服務隊伍,構建閉環管理服務鏈條,現已落實132個重點項目“項目管家”幫辦代辦,19個商事類事項實現跨區域通辦,縣本級75項涉企經營事項中,8項依法取消,5項改為備案,13項實行告知承諾,49項優化審批服務。實現372項稅事項全程網上辦理。17個鎮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全覆蓋,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圍繞“可感優質”,著力打造市場更滿意的政策環境。出臺《綠色工業倍增計劃實施方案》《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實施方案》《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鼓勵市場主體通過培育園區、拓展融資渠道、發展規上工業等方式,實現產品、技術、商業模式、管理服務創新。依托稅收大數據篩選優惠政策適用對象,精準推送稅費優惠政策。今年以來,新增各類減稅降費110.21萬元,印發就業幫扶政策清單,舉辦勞務招聘會15場次,提供就業崗位2萬余個,為89家企業發放一次性留工補助資金65.12萬元。
圍繞“優化配置”,著力打造支撐更有力的要素環境。積極開展“銀企對接”“稅銀互動”“政策擔保”,創新設立“貸不到款”反映窗口,累計發放企業貸款3.12億元,撬動2.11億元擔保貸款,服務全縣30戶企業42個項目,通過“稅銀互動”機制放貸24戶2960萬元,有效破解企業融資難題。先后兩次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排查、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自查清理行動,確保“一單盡列,單外無單”。
圍繞“良善法治”,著力打造預期更穩定的法治環境。簡化訴訟程序“快立、快審、快執”,出臺十項措施護航紫陽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組織專業律師隊伍開展普法活動100余場次。將合法性審查擴大到鄉鎮,共審查涉營商環境規范性文件7件。持續推進包容審慎監管,對4件行政處罰案件減輕處罰。對3件行政處罰案件不予處罰。持續推進民事訴訟繁簡分流,網上申請立案409件、立案76件。
圍繞“清而有為”,著力打造親清更統一的政商環境。積極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隊伍,對45家企業進行重點培育。構建重點項目警務護航機制,設立警企聯系點26個。32名縣級領導包抓66個重點項目、145家“五上”企業,一對一配備責任部門、金融顧問、財務顧問、法律顧問、稅務顧問,及時破解困難問題。截至目前,梳理問題60個、解決問題52個、正在幫助解決問題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