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鄭曉虎
“‘項目管家’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稅費服務,企業的涉稅訴求得到了回應,退稅時間從原來3個月變為15個工作日,企業周轉資金更充裕了。”紫陽縣陸鑫鞋業總經理梁開科欣喜地說。
原來,梁開科的鞋廠是一家外貿型企業,產品遠銷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貨物結算多為美元,梁開科也因退稅問題備受困擾。最后在“項目管家”的積極協調下,退稅程序及退稅時間都得到優化。
今年以來,紫陽縣深入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三個年”活動,努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在總結過去幫辦代辦服務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行“項目管家”工作機制,組建“項目管家”幫辦代辦服務隊伍,落實“1名‘項目管家’+1名項目單位聯系人+N個部門承辦責任人”的幫辦代辦團隊,對照全縣重點項目名單,逐項目制定幫辦代辦服務清單,落實“項目管家”包聯,逐事項明確部門責任領導和承辦聯路員,形成“需求收集——清單管理——部門聯動——按月通報——辦結回訪”閉環工作鏈條,真正做到為項目“輔導”、幫業主“跑腿”。目前,紫陽縣10名“項目管家”已精準服務重點項目142個,提供上門服務190多次。
春分過后,雨后初霽,紫陽縣高橋鎮龍潭村的茶園里滿目蔥翠,茶香四溢,放眼望去,細嫩的茶芽趕趟兒似地著急往上冒,整片茶園生機盎然。本是山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謝偉望著眼前的鮮葉,卻高興不起來,原址擴建的茶廠工期延誤,正值春茶陸續上市采摘之時,茶葉加工成了大問題。
按照廠房加工進度,要延期1個周的時間,謝偉算了一筆賬,少收鮮葉1萬斤,產值在100萬元左右。“這兩天,就是抓緊時間做廠房最后收尾工程和茶葉加工器械的安裝與調試,‘項目管家’也提前上門對接服務,及時幫我們解決辦理證件過程中的難題,為茶葉正常生產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謝偉所說的“項目管家”正是紫陽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幫辦代辦股負責人羅先莉,她是確定的10名“項目管家”之一。
羅先莉介紹:“本是山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從茶葉加工小作坊變為加工企業,食品生產許可SC認證是企業當前最主要的一個證件,我們到現場對審批前的設施設備、布局、操作流程等進行指導,對存在的問題通過2023年重點項目責任清單,進一步落實審批責任部門和責任人,盡快幫他把食品生產許可證件辦下來。”
對于謝偉來說,有了SC認證后就能更好地打造品牌了,推動傳統的茶加工向茶生產、茶銷售轉變。“當SC企業建立后,企業能獨立從事生產、銷售,那么產業附加值就更高了,同時也會幫助當地茶農增收。”謝偉說。
涉農項目因為涉及面廣、主管部門多、審批手續麻煩,曾一度讓返鄉創業的紫陽縣明智農林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明志打起“退堂鼓”。“生態冷水魚養殖項目一期就需要辦理河道管理范圍內特定活動審批、取水許可和水域灘涂養殖證。”李明志說。“企業開辦之初,各種審批手續是企業一大難。”
項目建設之初,“項目管家”就針對項目的類型和特點科學制定了重點項目幫辦代辦責任清單,把審批事項、辦理流程、責任部門、辦理時限等內容整合到一張表中,實現“一張清單”服務項目建設全周期。“項目管家”可通過這張清單明確各項審批手續辦理的時間表、路線圖,并進行全程跟蹤服務,及時解決企業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
紫陽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鄧濤表示,“項目管家”不僅全程幫辦代辦項目建設的各項審批服務手續,還會幫助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其他困難和問題,主動為企業想辦法、出主意。下一步,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將持續創新服務模式,不斷提升服務效率,以接力幫帶為項目加力提速,用貼心服務換企業安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