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趙翊君
開年以來,紫陽縣紅椿鎮各級人大代表依托鎮域地理特點和資源優勢,積極聯系群眾,想方設法引進資金,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通過“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充分帶動周邊農戶創業增收。
早春時節,走進尚壩村椿明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章鵬正帶領村民在茶園忙得不亦樂乎,大家都在熱情高漲地采摘明前茶。“合作社由鎮人大代表馮興軍幫扶建立,從前期的土地流轉、銀行貸款、廠房和基地建設到茶廠建成生產以后的經營銷售,多虧馮興軍積極協調,多方聯系,努力爭取各項政策支持。”合作社負責人章鵬說。
該合作社主要以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為主,建設了1000多平方米的茶廠生產加工車間,目前有茶葉示范園區200畝,年生產茶葉8000余斤,純收入60余萬元,帶動周邊群眾40余戶實現增收,每戶增收3000元以上。
2016年,鎮人大代表王文雅成立紫陽縣佳農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緊緊依托專業合作社的平臺,采取“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養殖產業。目前,合作社發展良好,存欄肉雞1.1萬羽,預計今年出欄成品商品雞6萬羽、雞苗10萬羽,純收入80萬元以上。
養殖場成立8年來,王文雅每年免費為周邊群眾發放雞苗5000余羽,并進行定期跟蹤指導,為其提供養殖技術、防病防疫指導、市場銷售等服務。在她的帶領下,周邊20余戶村民實現就地就業,人均日增收150元以上。
在共和村羊肚菌種植基地菌棚內,一朵朵鼓起的黃褐色傘裙鋪滿地,散發出陣陣沁人心脾的菇香。縣人大代表、共和村黨支部書記舒志明正在與羊肚菌種植戶商談如何擴大種植規模,讓更多的老百姓參與到羊肚菌的種植中來,帶動他們增收致富。
為把產業發展壯大,舒志明成立田園鄉村農業合作社,先后對村內土地進行集中流轉15畝,建成羊肚菌大棚兩個,集中種植羊肚菌,提供整地、搭棚、采摘等就業崗位。同時,創新銷售模式,借助網紅直播基地優勢,簽訂合作協議,助推特色農產品能夠真正實現“零距離銷售、無間隙推廣”,并提供羊肚菌采摘體驗。截至目前,30余名村民在菌種廠上班,走上了增收致富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