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羅椎
春回大地萬物生,春耕備耕正當時。今年以來,紫陽縣人社局修腳足浴鏈長辦以“培育壯大修腳足浴產業鏈,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目標,聯合縣華會實業有限公司組成艾草種植幫扶小組,趕赴田間地頭指導農戶艾草種植方法,前往群眾家中,動員投入艾草種植項目、宣傳艾草種植經濟效益,此舉迅速掀起了全縣艾草種植熱潮。
“去年,村上實現種植艾草100余畝,今年我準備在這片新流轉的土地上,帶領更多的群眾一起種植艾草,讓鄉親們在家也能致富!”在雙安鎮鬧熱村,縣委黨校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指著身后的土地說道。身旁的種植戶聽著言語,喜悅的心情勾勒出嘴角的笑容。
“艾草是千草之王,植物黃金,從葉到莖到根渾身都是寶。艾草相較于其他作物,成本低、種植技術簡單、勞動力需求少、一次種植可連續收獲數年,而且一年可以收獲2-3季,當年就能產生效益。按照目前市場需求量和價格來算,每年每畝的收入近3000余元。”在向陽鎮懸古村、月池村田間地頭和群眾家中,幫扶小組結合當地自然環境和土壤條件,從艾草選地、土壤施肥、雜草清除、播種時間、分株繁殖、田間管理、采收、包裝和貯存等方面全面講解了艾草種植技術的要點和注意事項,并一一回復種植戶有關艾草種苗、施肥用料、灌溉引水、回收方式等方面的問題。
在華會實業有限公司艾草加工車間內,工人們正熟練地操作著機器,將艾草進行深加工,以“艾草”為原料的艾條、艾枕、艾被等一系列衍生產品琳瑯滿目,一箱箱產品被封裝、裝箱、打包發貨。從田間到車間,從工廠到市場的種、儲、產、銷一條龍產業鏈模式,讓小小的艾草“華麗變身”,成了農民增收、產業致富的“金苗苗”。
據悉,紫陽縣已經出臺了多項支持政策,以“政府引導+合作社帶動+農戶種植+公司回收”模式滾動發展,大力謀劃全縣千畝艾草種植產業藍圖,讓小小艾草真正成為村民們的“致富草”。目前全縣已流轉土地400余畝,平整、翻犁土地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艾草產業將成為帶動群眾持續增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