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楊春峰 張聰)“去年我被評為信用戶,我以為就是個形式,沒怎么當回事,最近資金有點緊張,我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申請了10萬塊錢信用貸款,沒想到申請當天貸款就批下來了,我趕緊就把飼料款給人家付了,做人還是得講信用,好信用能換‘錢’啦。”紫陽縣界嶺鎮斑桃村養豬大戶徐遠兵告訴記者。
近年來,人行紫陽支行聯合縣發改局(金融辦)以構建“信用紫陽”為抓手,引導縣域涉農金融機構積極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評定與創建工作,發展信用信息服務事業,深入推進農村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積極突破涉農信貸主體抵押擔保缺失、融資難融資貴等瓶頸,不斷加大“三農”信用貸款投放力度,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截至5月末,全縣涉農信用貸款余額達238834.44萬元,占涉農貸款余額的60.93%,其中,農戶信用貸款余額168664.58萬元,同比增加20574.3萬元,增長13.89%,農村企業及各類組織信用貸款余額14863.86萬元,同比增加5963.09萬元,增長67%。
2021年4月,郵儲銀行紫陽縣支行以普通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運用科技手段,實現線上信息采集、系統自動評分評級等功能,全面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息采集和主動評級授信,不斷擴大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覆蓋面。向信用戶提供“線上信用戶貸款”“E捷貸”等信貸服務,實現“一次核定、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循環支用、動態調整”,紓解農戶“貸款難”、銀行“難貸款”問題。截至5月末,郵儲銀行紫陽縣支行已掛牌信用村96個,建立農戶信用檔案4376戶,評定信用農戶3168戶,對已建立信用檔案的987戶農戶累計發放信用貸款5496萬元,貸款余額3105萬元。
農行紫陽縣支行充分利用鎮村干部力量,成立由第一書記、駐村干部、鎮紀委委員等長期駐村人員組成的監督隊伍或風控領導小組,聯合開展“信用村、信用戶”創建工作,協同建立貸款管理合作機制。與縣鄉村振興局簽訂《紫陽縣“富民貸”業務合作協議》,通過政銀合作設立政府補償基金作為風險緩釋措施,向符合條件的農戶發放3000-200000元不等的免抵押免擔保小額貸款,貸款利率不超過1年期LPR。截至5月末,紫陽縣政府已落實100萬元風險補償金,農行紫陽縣支行已發放農戶信用貸款1220筆6246萬元,其中,“富民貸”145筆1465萬元。
紫陽農商銀行依托“雙基聯動”工作站,采取線上線下一體化信貸模式,集中主要精力逐戶采集數據,持續推進整村授信,不斷加大支農貸款投放力度,切實提高授信率和用信率,以實現農戶建檔評級全覆蓋、“三農”領域金融服務全覆蓋的目標。截至5月末,紫陽農商行已建立信用村20個,建立農戶經濟檔案71042戶,其中,信用戶42286戶,有貸款的信用戶26644戶204079萬元。
“評為信用村對于我們村茶葉產業發展還是很有利的,村里信用戶貸貸款同等條件下利息要比別人低50-100個點,比如人家7.5%,我們最高可以少到6.5%,而且,手續簡便,茶園管護、茶葉加工生產、給工人發工資等等,缺錢了,在手機上一操作就到賬了,不用再來回跑,方便得很。”紫陽縣煥古鎮大連村副主任謝志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