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謝志宏
3月29日晚,夜色中的紫陽,這座因疫情被迫按下“暫停鍵”的小城顯得十分寧靜。
22時50分,城關鎮紫源山莊一樓出入口,來自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志愿者張飛和王棟正在執勤。
業主送來了熱氣騰騰的餃子
“給你們做了兩碗水餃,你們真的太辛苦了!”一位女業主將一個托盤放在執勤桌上掉頭就走。
“我們不餓!您別走,請您等一等端回去!”張飛端起裝有水餃和酸奶的托盤忙不迭地喊道。
“趕緊趁熱吃下。”女業主頭也不回急匆匆地跑上了樓。
張飛是縣煙草局(分公司)客戶服務股股長,“我是黨員我先上”是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這位45歲的中年漢子,家中年逾古稀的父親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妻子此刻也戰斗在抗疫一線,更揪心的是不久前他右側肋骨骨折還在康復期。疫情來襲,他義無反顧挺身而出,按照單位的工作部署,同其他志愿服務隊員一道堅守抗疫一線,及時解決當下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我們已經吃過飯了,剛才是哪位好心人送的餃子我們給端上來,現在是非常時期,還是你們自己留著。”張飛在紫源山莊業主微信群里發言。
“你們一天夠辛苦的,趕緊趁熱吃。”
“就是,要負責維持排隊秩序,還要錄入核酸采樣信息,跑上跑下為我們配送物資保障生活。”
……
微信群里,各位業主你一言我一語,都在勸他們快點吃掉。
餃子熱氣騰騰,香味繚繞,令人垂饞欲滴。已經連續值班快10個小時,一碗餃子真吃了也脹不著,但是因居家管控措施要求,居民不能出入小區,肯定有人生活中遇到了困難。“不行,得把這兩碗餃子送給更需要的人。”張飛嘀咕。
“有沒有還沒吃飯的呀?這兒還有兩碗熱餃子。”張飛和同事們一遍遍地在業主群、志愿服務群里問話。
終于找到了更需要的人
“3單元802租住了幾個學生,她們還不會做飯,也許還沒吃。”時間已是23:05,終于有人在群里回話了。
“3單元的住戶,能否開一下門?”
“馬上下樓。”
門打開了,張飛和同事端起托盤,“噔噔噔”爬上樓,將還冒著熱氣的水餃送給了802室的學生。原來這4名學生正在備考,沒辦法做飯。
將餃子送給了女學生
“從明天開始,就由我們給送飯,你們安心學習,爭取考個好成績。”看著香氣四溢的水餃,4名學生感動得熱淚盈眶。
純牛奶、牛肉干、熱餃子……疫情發生以來,紫陽煙草“絲路愛心”的志愿者們堅守防疫一線,無私奉獻的精神讓小城市民深受感動。連日來,城區眾多居民自發為這些戰“疫”工作者送餐送溫暖,上演了一場暖胃又暖心的愛心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