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昊偉
紫陽縣民政系統在加強作風建設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中,按照“建機制、補短板、促規范、提質效”的工作思路,積極開展問題排查,立行立改問題,建立長效機制,切實提高了社會救助實效,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
迅速傳達貫徹,統籌協調推進。成立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迅速傳達學習省市文件精神,制定《紫陽縣民政系統加強作風建設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就專項整治工作進行了專題安排部署。邀請縣財政、醫保等部門召開聯席會議,認真研究解決“群眾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基本生活救助政策落實不到位、時效性不強”等問題,各部門之間建立了信息共享庫等工作機制,統籌協調推進整改工作。
精準查找問題,靶向開展整治。到鎮開展專項督查,發現部分鎮村臨時救助時效性不高、主動發現機制貫徹執行不到位、救急難作用發揮不充分、鎮村干部政策掌握不精準等問題,督查組現場反饋,要求立行立改。督查結束,及時通報問題,不定期開展“回頭看”,確保整改到位。通過鎮村狠抓工作落實、縣級強化督查問效,全縣臨時救助申請審批資料規范齊全、救助時效性明顯提高,群眾面臨的臨時性、突發性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工作質效及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
補齊工作短板,建立長效機制。針對發現的問題,堅持“以人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民政工作宗旨,及時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臨時救助工作管理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做好社會救助事項網上申請辦理推廣工作的通知》等相關規范性文件,輔以《工作圖解說明》《參考文本》《工作模板》等標準化工作流程,被稱為臨時救助工作“寶典”,有效提升了鄉鎮干部處理民政事務的工作效率。
據了解,自開展專項整治工作以來,全縣民政系發現并反饋問題4大類50余條次,均全部整改;建立長效工作機制2個,下撥臨時救助資金2批次330萬元。各鎮實施臨時救助1744人次,發放臨時救助資金165.49萬元,充分發揮了民政救助救急難和兜底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