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唐波 鄭曉虎
早春時節,走進紫陽縣城關鎮塘么子溝村雙臺茶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看到高山茶園里的第一波早春茶已冒出嫩芽,在這里已經能感受到濃濃的春意和老茶園的新變化。該村茶農紛紛走進茶園鋤草、施肥,做好茶園管護工作,呈現出一派春耕春忙景象。
“這兩天趁著返鄉務工人員還沒完全返崗,把合作社社員組織起來鋤草、上提料肥,主要是為春茶生產做準備。”塘么子溝村雙臺茶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德春說,這段時間正組織社員開展春茶開采前的最后一次管護工作。
“20年前原城關鎮雙臺村一個村的茶葉產量才70斤,目前該村已發展6000余畝茶園,茶產業成為該村支柱產業。”楊德春介紹,作為村里最早“吃螃蟹”的他,從事茶葉生產種植已有30余年,茶產業發展之快是他不敢想象的。
2015年,楊德春爭取到了100畝陜茶1號種植示范園項目,他流轉了十幾戶茶農的茶園進行改造,茶農蔣孝剛就是十幾戶受益茶農之一。
“像我們陜茶1號這個基地種植的茶,芽頭要比老茶園發得早,芽頭也發得比較齊,鮮葉也比老茶葉高5至10塊錢,平均1畝茶總產值應該達到4000元左右。”正在茶園管護的蔣孝剛說,標準示范園的建設使他發展茶園的信心更足了。
去年在疫情影響下,楊德春從技術培訓、物資獎補等方面解決農戶遇到的問題,對廠房的老舊設備進行更新升級,開發了多款備受市場青睞的新產品,合作社實現產銷兩旺。目前,楊德春的雙臺茶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已吸納像蔣孝剛一樣的社員30余名,合作社發展茶園1600畝,社員戶均增收30000元,并成功申報為省級示范合作社。
塘么子溝村茶產量從2003年的70斤提升到2020年的17噸,全村有各類茶葉加工企業(小作坊)27家,全村近85%的村民增收與茶葉有關,茶葉產業成為塘么子溝村富民強村的主導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