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彭召伍
時下,走進紫陽縣東木鎮柏楊村,2000畝硒蜂糖李園核心園區便展現在人們眼前。紫陽縣李緣豐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就坐落在柏楊村南邊的大山里。
2017年9月,通過政府招商引資,在外創業30余年的劉海帶回2000余萬資金回到家鄉柏楊村,創辦了紫陽縣李緣豐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4年來,公司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利用流轉土地和荒山,開發優良的硒蜂糖李產業園6000余畝,發展藥材500畝,建成標準硒蜂糖李園區4個,育苗基地1個,每個園區、片區都通了公路。園區涵蓋了紫陽東木、煥古、紅椿、雙安、瓦廟等6個鎮13個村。2020年,第一批栽植的硒蜂糖李樹就開始掛果了。
年近50歲的劉海,兄弟4人。小時候居住在大山上,全家人只靠幾畝坡地種糧食度日,交通極不方便,母親常患病,只能靠當地的土醫生調劑中草藥治療。買點生產生活物資,就要花費一天時間,翻山越嶺到三四十里外的集鎮。
為了生計,剛滿16歲的劉海放棄了上初中機會,跟隨他人踏上打工之路。因為人小力量單薄,上一個月的班,工資也沒有100塊錢。盡管如此,他仍然省吃儉用,把省下來的錢寄回家里補貼家用和為母親治病。十余年的時間里,他跟著他人先后輾轉河北、河南、山西、甘肅、四川等地。哪里條件好、工資高就在那里干。一來二去,結交不少朋友。后來當上了帶班長,也成了家。隨著認識的朋友越來越多,手上也有了一定積蓄,他先后在河北唐山和四川涼山承包了磷礦和鐵礦,經過10多年的發展,資產已經積累到2000多萬元,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大老板”。
2017年夏,一直惦記家鄉變化的劉海,一個偶然的機會,得到了當地政府招商引資的消息。下定決心后的劉海,把兩個礦山交給他人打理經營,騰出精力回到家鄉發展產業。一方面與當地政府磋商,一方面外出考察,尋求項目和市場。當年9月,投資2000萬元的紫陽縣李緣豐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在東木鎮柏楊村正式掛牌成立,該公司主要以開發種植硒蜂糖李、特色農業產品、中草藥及鄉村旅游,通過轉移農村剩余勞力,流轉土地荒山,發展特色農業產品。從組建管理團隊,到落實項目規劃、流轉土地、整地建園、完善基礎設施;從尋求產品開發到市場營銷、人才技術培訓的支持,經過多方尋求,最終與陜西農林科技大學、國光桃李杏學院與公司達成了對口服務協議。4年來,該公司的硒蜂糖李產業得到長足發展。冷鏈物流中心已進入規劃建設之中,建成后,500余戶農戶2500余人將通過土地流轉和就地務工,實現年收入超過100萬元。
“公司的建成,從根本上解決了當地村民生產什么、怎么生產、由誰投入、如何增收致富、如何實現生產方式轉型的問題。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啟和農業經濟地快速發展,作為當地的農村農業龍頭企業,就是要讓農業產業布局合理、設施裝備優良、技術模式先進、產品優質安全、經營機制創新、管理服務完善的優勢得到最大發揮,通過整合園區內的各類生產要素、資金、技術、人才、項目等優質資源向園區集聚,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劉海道出了他的心聲。
“家鄉經濟發展了,鄉親們的生活變好了,鄉親們種種地、栽栽果樹,發展一些特色產業,打開門來,眼前滿目翠綠,鳥語花香,不愁吃、也不愁穿,這就是家鄉不久的將來。”劉海滿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