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唐波 杜海洋
31歲的危成成是紫陽縣蒿坪鎮東關村黨支部書記,今年3月,他包聯的搬遷戶楊明金反映不愿住在易地搬遷安置點,想搬回老家住。搬進安置點還不到一年,楊明金“鬧”著要回去,如何幫助楊明金“穩”下來,成了危成成的“心上事”。
“既能為包聯搬遷戶找工作,解決搬遷戶燃眉之急,還能拿到想要的‘星級管理’‘穩定增收星’,獲得組織上的認可。”危成成認為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危成成口中的“星級管理”是該縣對標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設置的駐村幫扶干部日常考勤履職“十星”,具體為守崗敬業星、業務能力星、工作成效星、遍訪解困星、政策落實星、問題整改星、穩定增收星、信訪維穩星、群眾滿意星和創新創優星,同時明確每顆星的具體工作標準、量化分值。
“以前搞駐村幫扶工作主要是貫徹落實上級要求,工作相對比較被動。實行‘星級管理’之后,從干部到村兩委,幫扶職責一目了然。現在我們村‘四支隊伍’幫扶干部每到月底,談論最多的話題就是‘這個月又評了幾顆星、哪顆星沒有評上’等。”危成成坦言。
據悉,去年9月,楊明金跟隨家人從東關村老家搬出,住進蒿坪鎮紅旗社區易地搬遷安置點的新家。到了新的環境,住房條件好了,就醫就學方便了,但由于文化程度低,又上了年紀,楊明金擔心無法在集鎮立足。
“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總有點舍不得,故土難離。以前在老家還能打些零工,搬到社區后,一時半會找不到合適工作,自己很著急。”楊明金把心里話告訴了危成成。
得知楊明金的擔憂后,危成成隨即跟紅旗社區協調,根據楊明金的年齡、身體狀況等條件,給他找了一份社區保潔員的工作,每月工資1500元。從那以后,楊明金不僅沒再鬧著回老家,還常常幫一同搬進社區的鄉親們張羅工作。
自推行駐村幫扶“星級管理”以來,東關村充分發揮“星級管理”的“指揮棒”“助推器”作用,對照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對照“十星”標準開展工作。將評星結果與駐村干部的工作績效、評先樹優掛鉤,每月掛牌展示,駐村干部的責任心和工作執行力不斷增強,干部群眾同心同向、干勁十足。
危成成幫貧困戶找工作僅是紫陽縣數千幫扶干部工作的縮影。時下,在紫陽縣,全縣133個貧困村已掀起一股火熱的追“星”潮,“四支隊伍”幫扶干部圍繞脫貧攻堅重點工作,人人當起了追“星”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