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效廉
脫貧攻堅戰以來,紫陽縣堅持人才向脫貧攻堅一線傾斜、力量向脫貧攻堅一線匯聚,積極引導各類優秀人才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激發優秀人才聰明才智,形成推進脫貧攻堅的強大人才攻堅合力。
激發黨政人才引領脫貧。綜合考慮貧困村貧困人口規模、貧困程度、地域條件等因素,對中省市縣所有幫扶部門、幫扶干部進行了調整,重組了133個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建立并嚴格落實幫扶干部駐村聯戶扶貧制度,全縣共6126名幫扶責任人結對幫扶4032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方位、多形式地幫助貧困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突出困難和問題。
積極推行從脫貧攻堅一線選拔任用干部,從各部門行業系統業務骨干、后備干部中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協助村級黨組織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先進技術推廣、扶貧產業發展、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助力脫貧攻堅收官戰。
選優專技人才服務脫貧。選派思想覺悟高、業務素質精、服務態度好的專業技術人員到貧困村支教,幫助群眾脫“思想”之貧,解“身體”之困。通過開展多種形式、多個層次的針對性扶貧,提高貧困群眾素質,培養貧困對象致富技能,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能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鏈條。通過新增教育資源向農村學校傾斜,點對點教師交流、輪訓進修、重點培養等方式,盤活貧困地區人才存量,培育潛在人才增量,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注入源源不斷人才資源。
該縣2019年招錄教師160名、258人參與交流輪崗,通過“國培計劃”、暑假集中培訓、名師大篷車等形式培訓教師5000余人次。2020年計劃招錄教師300名,其中事業單位招聘100人、特崗教師招聘180人、高層次人才引進20人。注重“三級三類”骨干教師培養,近三年全縣培養省市縣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200人,充分發揮了骨干教師示范引領作用。
用好實用人才帶動脫貧。結合全縣農村產業發展實際現狀,在農業、林業部門開展人才支農行動,建立科技特派員制度。圍繞加快形成“一鎮一業一龍頭、一村一品一主體、一戶一技一項目”產業布局,緊密結合產業發展和群眾技術需求,充分調動297名產業發展指導員、科技特派員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發揮在脫貧攻堅一線“傳、幫、帶”示范引領作用,當好黨的“三農”政策宣傳隊、產業技術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領頭羊和脫貧致富、鄉村發展帶頭人,全面精準落實到村到戶產業幫扶措施。
今年以來,該縣開展茶葉、畜牧等產業實用技術培訓1.2萬人次,到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800余人次,培養科技示范戶500余戶,使每村都有3至5個技術能人,每戶都有1個科技明白人。鼓勵“土專家”“田秀才”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創辦人才培訓示范基地,大力發展種養殖業,對群眾進行大規模、有針對性的培訓,扶持懂種植、養殖大戶200余戶,成立各類專業合作社400余個,輻射帶動5000余人脫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