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志貴
說起王思蘭,紫陽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特別是她主導的“思蘭商貿”系列脫貧模式更是令人交口稱贊。
從靠擺地攤賣方便面,到批發零售門市部,再到后來成立思蘭商貿有限公司,一路走來,王思蘭帶領公司不斷發展,并將扶貧作為公司的一項重要社會責任。王思蘭先后被陜西省工商局評為“文明經營戶”及“食品安全示范經營店”、被陜西省工商聯評為優秀會員、安康十大創業女性。公司連續多年被紫陽縣工商局、消協評為“誠信單位”、榮獲紫陽縣“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企業和脫貧攻堅工作“優秀幫扶企業”;2019年被評為“陜西省脫貧攻堅奉獻獎”;2020年獲安康市脫貧攻堅“突出貢獻”獎和紫陽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愛心企業”等榮譽稱號。
因為貧窮,出生在紫陽縣洞河鎮的王思蘭只上了幾年小學就輟學,只身一人來到紫陽縣城闖蕩,在建筑工地上扛沙袋背水泥、粗活重活臟活樣樣都干。她用積攢的600元錢在縣城醫院旁邊搭了個小貨棚,做起煙酒副食、日雜百貨的零售生意。當時一個月下來也能賺70、80元錢,有一次破天荒地賣了100元高興得她一夜沒睡著覺。
生意越做越紅火,思蘭商貿批發零售部很快成立。憑著良好的產品質量和出色的營銷手段以及誠實守信的人格魅力,批發零售部從最初的2個工人發展到20多個員工,業務量也是年年成倍遞增。慢慢地,她在還清信用社37萬元貸款后,又重新貸了100萬元,在紫陽縣城二小的臨街處購買了1個門面房,擴大批發經營規模。王思蘭逐漸有了成熟的銷售網絡、穩定的銷售渠道,成為紫陽煙酒副食業獨家代理銷售商。
2009年,王思蘭成立“紫陽縣思蘭商貿有限公司”并擔任董事長。隨后,公司先后被命名為陜西婦女創業就業示范基地、陜西省商務廳“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陜西省鎮超工程”、紫陽學生“蛋奶、營養餐工程”等,后來又成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試點單位,成為紫陽唯一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龍頭企業。
線下百貨商品進村入戶、線上農副產品出山進城。王思蘭抓住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重大機遇,主動適應市場和廣大消費者的需求,整合紫陽縣30余家物流快遞企業,投資5000余萬元,在縣城西郊桑樹溝建成3萬平方米,集倉儲、運輸等相關配套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電商物流基地。建成紫陽縣農村電子商務包括運營中心、倉庫物流中心、建成縣鎮村三級服務網點158家,供銷e家智慧鎮級超市建設完成6家,新增安置吸引拉動2000余人就業,當年實現脫貧達1萬人。通過“外引內聯”銷售模式,采取“電商平臺銷售、訂單農業合作社、新零售戰略輔助”,構建電商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互聯網+產業脫貧機制,新建設的村級電商服務網點搭建了農特產品供銷網絡平臺,有力拓展了紫陽本地特色富硒農副土特產品銷售渠道,從而打造“訂單進山,產品進城”的電商扶貧品牌。
自2016年以來,“思蘭商貿”累計投入600多萬元,幫扶紫陽縣毛壩鎮腰莊、干沙、墻院、瓦灘四個貧困村1150個在冊貧困戶4071人的脫貧攻堅工作。通過流轉土地20余畝實施電商扶貧,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種(養)特色產業和旅游業以及山林經濟。先后成立縣域網貨供應中心,在鎮村服務網點設立農產品展示區,指導村級服務網點組建了專業合作社,制定出農特產品統一標準、統一加工包裝、統一品牌運營、統一對外銷售“四統一”營銷模式。在毛壩鎮組建的“思蘭硒源合作社”和“開心農場”發展生豬、藥材、茶園、觀光桃園等項目,使包聯的1150個戶戶均增收2550元,輻射周邊地區4000余勞動力在家門口就地就近就業,直接經濟效益達510萬元。 紫陽“百企幫百村”社會扶貧公益行動在“思蘭商貿”的帶領下,累計投入資金2200余萬元,實施產業、就業、公益、技能等幫扶項目116個,受幫扶貧困群眾達2.8萬人,為實現紫陽全縣“百企幫百村”社會扶貧行動及2019年提前退出貧困縣脫貧摘帽起到了積極示范帶頭作用。同時,公司先后投入公益捐贈600多萬元,恢復紫陽悟真觀發展道教文化和山區教育事業,結對幫扶100余名貧困大學生、失學兒童,先后安排65名下崗工人實現再就業,幫助23名殘疾人就業,通過各種形式救助弱勢人群30余人,切實為紫陽貧困人群、殘疾人、失學兒童等特殊弱勢群體脫困脫貧做出了突出貢獻,得到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充分肯定和認可。
今年,為保證疫情期間老百姓生活物資的正常供應,該公司全力做好疫情前線后勤保障服務,捐款捐物、獻計獻策,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成為城鄉社區、村組居民日常生活購物的最佳首選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