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劉效廉)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紫陽縣人大常委會發揮人大優勢、凝聚人大力量,在監督中參與,在參與中監督,以實際行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戰。
廣泛匯聚脫貧攻堅力量。該縣人大常委會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以“聚焦追趕超越,助力脫貧攻堅”主題實踐活動為抓手,動員各級人大代表踴躍投身脫貧攻堅戰場。為深化主題實踐活動,先后印發了《關于組織縣鎮人大代表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專項視察調研工作實施意見》等,幫助各級人大代表學習領會脫貧攻堅政策,多途徑提升代表素質,動員各級代表為脫貧攻堅出招獻力,并影響和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各級人大代表積極響應,各盡所能、各展所長,聯系走訪貧困群眾1000余戶,提建議意見200余條,幫助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500余件,為全縣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大力量。
依法監督脫貧攻堅成效。該縣人大常委會堅持把脫貧攻堅列為人大每年固定監督議題,連續3年聽取和審議了縣政府關于《全縣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的報告》,并針對“優勢產業培育不足、農村集體經濟運作不規范、帶貧資金使用效益不高”等問題,提出了“大力培育特色主導優勢產業、創新農村集體經濟運行機制”等審議意見,督促政府及相關部門限期整改,有力推動了帶貧益貧機制的落實,促進了群眾增收。
扎實落實脫貧攻堅責任。該縣人大常委會緊盯全縣脫貧摘帽行動計劃,組成4個視察調研組,分赴全縣17個鎮和“八辦三組五保障”主要行業扶貧部門,開展脫貧攻堅工作視察調研,通過實地走訪貧困戶、現場查看產業發展,全面掌握全縣脫貧攻堅開展情況。同時,圍繞助推產業脫貧,對全縣農村產業布局與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建議政府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全力推進高效特色農業規;a業化、品牌化發展,實施“互聯網+農業”計劃,帶動全縣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
主動發揮脫貧攻堅表率。該縣人大常委會班子成員帶頭扛起脫貧攻堅政治責任,主動參與脫貧攻堅,堅持每周深入水磨、深磨、天橋、干沙、岔河5個村開展脫貧攻堅幫扶工作,積極為包抓村謀劃項目、爭取資金,協調解決貧困戶生產生活面臨的實際困難,發揮了積極的示范帶頭作用。人大辦機關選派黨性強、作風硬、熟悉農業農村工作的2名干部駐麻柳鎮染房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幫助包扶村強產業、改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提升人居環境。23名機關干部全部落實了聯系包抓貧困戶,結對幫扶工作實現全覆蓋,精準落實“八個一批”扶持政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有力推動了幫扶村脫貧攻堅工作,順利實現脫貧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