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唐波 陳婧
“我去年在天津建筑行業務工,一年下來能掙3萬多元,現在那邊已經開始復工,去遲了工地就不差工人了,這可怎么辦?”44歲的紫陽縣洞河鎮楸園村方啟才著急地說。
老方常年在外務工,家里還有年過七旬的父母,他是家里唯一的勞動力,全家指著他一個人掙錢。往年,正月初八前后,他就已外出務工了,今年,受疫情影響,只能暫時待在家里等候消息。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老方的返崗計劃。“心急火燎,工地不等人。”“顧慮重重,想走不敢走。”等待返崗復工的老方心情復雜。
正當老方躊躇之際,駐村第一書記上門講政策,說起全縣正在大力推進助力農民工創業就業“春風行動”,對愿意在本地就業的人員,縣內企業、新社區工廠、產業園區提供大量就近就業崗位,對返鄉自主創業的提供創業服務,對需要外出就業的人員,統一組織安排車輛返崗就業。
老方一下子動了心,起初的顧慮也打消了。“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這個安排太好了。”
到了出發的日子,老方收拾好行囊,告別父母。按照要求,戴好口罩,到鎮上做好體溫測量、信息登記后,在鎮村干部的組織下,來到紫陽高速客運站廣場前集合,工作人員逐一對每個外出農民工的復工證明、健康證明、身份信息、體溫狀況進行檢查,還給每個外出農民工發放礦泉水、方便面、口罩和新冠肺炎防控知識讀本,并隨車配備了消毒液、測溫槍。
“前段時間,由于疫情影響,汽車不通,火車票也買不到,擔心今年外出務工要推遲很久呢,現在好了,政府不僅幫我們聯系了工作崗位,還免費統一送我們到務工目的地,又安全又不耽誤時間,感謝黨的好政策。”即將登上大巴車的老方笑著說。
2月29日,老方和同行的另外23名農民工滿載夢想和期待,有序登上“紫陽縣農民工返崗專車”大巴,專車嚴格按照上座乘客50%規定,分散就座。
大巴車啟動,老方開啟了常州務工之旅。3月1日下午,老方乘坐的第14批農民工返崗專車順利到達江蘇省常州市。按照此前兩地人社部門的溝通協調,老方將在常州一家家具廠務工,薪水預計跟去年在天津建筑行業相當。
為確保跟蹤服務到位,每批農民工返崗專車,縣人社部門都安排專人負責帶隊,做好出發前的防疫知識培訓、中途對接、到達確認,打通農民工返崗“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實現從家門到車門再到廠門的全流程服務。
紫陽作為勞動力資源和轉移就業大縣,每年約有8萬多人外出務工。今年以來,該縣堅決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松懈、一手抓經濟發展不動搖,全力做到兩手抓、兩手硬。著力解決農民工外出務工人員所遇到的難題,搭建農民工返崗“橋梁”,“點對點”服務,協調“專車專列”,給外出農民工做好服務。
廣泛征集新社區工廠、就業扶貧基地、產業園區、各類企業的用工需求和招聘,建立企業用工需求臺賬,實行清單式管理;采取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摸排當地農村勞動力跨省轉移就業、省內轉移就業、就地就近就業、返鄉自主創業意愿,建立就業意向臺賬,分門別類提供創業就業服務;招聘求職服務由“線下”轉向“線上”,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開展“不見面”招工服務。
截至目前,該縣已組織“點對點”農民工返崗專車20批次,集中運送外出農民工898人,其中貧困勞動力406人,分別前往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山東、山西、河北、北京、寧夏等省市(區)。3月6日,紫陽縣還將同鐵路部門協作,安排紫陽到上海的專列,組織更多的農民工返崗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