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鐵梅
2015年,電子商務互聯網興起,紫陽縣將其列為全縣重點扶持項目,成立紫陽縣電子商務服務(孵化)中心,從技術培訓到企業入駐,給予優惠政策。林紅梅得知這個信息后,放棄了聯通公司的豐厚待遇,義無反顧投入到電商大潮中,踏上了電商創業扶貧之路。當年8月,她與紫陽縣商貿龍頭企業思蘭商貿、西安閑匯食品共同出資,注冊紫陽“三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出任執行董事。
紫陽是全國兩大富硒區之一。在紫陽生長的魔芋、洋芋、黑木耳、柑橘等農產品都含有硒元素,尤其是最有名的紫陽茶葉含有豐富的硒元素。受地理條件限制,加之紫陽深處大巴山區,交通落后,農民每年種植的農產品很多時候堆在家吃不完,爛了倒掉都運不出去,即便能出去,也走不了多遠。林紅梅萌發了把山里農產品用互聯網電商模式賣出去的想法。
說干就干,她先從紫陽籍大學生、紫陽籍外出務工人群中,挑選了一支精干隊伍,組建數十個微信群,開始了電商經營。在公司成立兩個月時,為獲取山里更多資源信息,她帶領團隊深入農戶走訪了解誰家洋芋種植面積大、誰家魔芋種得好、哪家師傅的手工茶技好等等。工作之余,還深入研究紫陽各種食材特點,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推介。在她和她的團隊努力下,終于開辟出一條符合紫陽實情的新電商模式——微營銷。
2015年11月11日,她們精心策劃,成功舉辦“紫陽縣首屆電商產品展銷會”。全縣17家企業及個體商戶參展,出展各類特色產品當日銷量突破10萬元。同時三生網絡公司組織網民投票,選出9名“硒女郎”在展銷會上登臺走秀,展現了紫陽電商企業和電商人的風采,也讓電商融入到大眾消費群體生活中。
除了線下組織展銷,線上銷售更是“開門紅”。這年“雙十一”天貓購物節,三生公司銷售額突破100萬元大關;當年“雙十二”,公司銷售額破70萬元。從那時起三生團隊在紫陽的人氣大幅提升,林紅梅被推選為紫陽縣電商協會秘書長。也是這一年,她的電商團隊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銷售模式,代理了遍布全國29個省市的業務。2016年,全縣電商銷售額累計突破1.2億元大關。
在企業的帶動下,全縣新注冊電商企業達到24家,個體工商戶70戶。引導和培育本土電商企業達到56家;電商產品供應商16家,自建電商平臺5個。培育天貓旗艦店3家、京東旗艦店2家、淘寶店鋪379家、微商1336戶,有21家電商企業入駐紫陽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隨著服務中心成功升級,面積比以前擴大了3倍,內設富硒特產體驗館、電商企業培訓區、電商個體孵化區、創客空間等多個功能區。同時,紫陽2000余“闖客”也全部投入到電商創業熱潮中。從此,紫陽“十萬微商大軍”跨入互聯網時代電商產業發展新行列。
網銷直接促進了貧困戶增收。在一次下鄉走訪中林紅梅發現,看似普通的洋芋卻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作物,其食用方法多,令人百吃不厭。她想到城市消費人群對健康養生食品的追求,遂萌發了對紫陽高山洋芋進行商機運作的念頭。那段時間,她們團隊加班到深夜,探討方案、設計包裝,大家還共同起了個陽光的名字——“青春洋芋”,寓意一幫青春活力的年輕人讓背后的貧困百姓笑容洋溢。充分利用洋芋的價值,組織規模化種植、規范化生產、標準化包裝、品牌化打造的產業鏈,把名不見經傳的山貨變成了熱搜的網紅產品,也讓很多不同層次的貧困戶就地增收。
她們趁熱打鐵,鎖定東木鎮麥坪村為規模化種植示范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很快將洋芋種植擴展到4個鎮7個行政村,成立“青春洋芋”合作社,與蒿坪富硒粉條加工企業合作開發洋芋粉條深加工產品。為把產業鏈擴大,她們借助朋友圈、公眾號、眾籌網等平臺,短短一個月就銷售了30萬斤,其中麥坪村19戶村民銷售洋芋19萬斤,直接獲利37萬元。2017年,僅70天就銷售150萬斤。2018年7月,借助建行善融平臺和蘇陜協作淘常州平臺,不到10天線上銷售15000單。至2019年,全縣有3378戶貧困戶共銷售“青春洋芋”達400萬斤,戶均增收980多元。“青春洋芋”成為紫陽電商扶貧模式中最響亮的名字。
利用“電商企業+生產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合作模式,該團隊還先后開發了“私房茶”、“茶言蜜語”、“尋味紫陽”等12款熱銷農產品,成為全國范圍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電商產品。為讓更多消費者了解紫陽農產品,她們又創建了“紫陽富硒特產扶貧館”營銷平臺,以全新“微營銷模式”出現在大眾面前,通過“引領紫陽十萬微商大軍”踐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帶動全縣參與農產品經營的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還解決了2500余人通過網絡就業。至2019年11月,經“紫陽富硒特產扶貧館”營銷平臺銷售的紫陽特產累計金額達800余萬元,人均月收入增加了500元,幫助1670多人走上致富路。
在林紅梅的努力下,公司被評為“安康市共青團助力脫貧攻堅示范基地”和“紫陽縣優秀電商創業企業”,她本人也相繼獲陜西省首屆新農人與青年電商選秀大賽三等獎、安康市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當選為中國“青年電商聯盟理事”,被評為安康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還光榮出席了全國第十二屆婦代會。
“這一份份榮譽,對我來說,不是享受,而是更大壓力和動力考驗。我只能負重前行,再接再厲,不負厚望!”林紅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