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陳昌美)今年以來,紫陽縣進一步夯實責任,嚴格措施,堅決打好藍天、碧水、青山、凈土“四大保衛戰”,全面加強秦嶺生態保護,落實落細河(湖)長制,確保圓滿完成年度生態環保各項目標任務,為全縣高質量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生態保障。
該縣扎實做好“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六大污染防治措施,以實際行動守護藍天。截至目前,關閉高耗能企業2家,完成老舊車淘汰70輛,“氣化紫陽”工程累計發展居民用戶5494戶,209家餐飲企業安裝了油煙凈化設施……據了解,今年1至8月份,縣城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21天,全市排名第二。持續深化“河(湖)長制”,強化數字化、網絡化、視頻化監管,加強縣內河流水質監測保護,依法嚴格規范河道采砂行為,加大水生態修復力度,扎實開展集中飲用水源地整治等生態項目,確保漢江水質安全。持續鞏固秦嶺整治成果,嚴厲查處亂搭亂建、亂砍亂伐、亂采亂挖、亂排亂放、亂捕亂獵“五亂”行為。積極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2個礦山治理示范點生態環境修復工作穩步推進。今年以來,治理水土流失67.3 平方公里,實施綠化造林 5.13 萬畝。制定出臺《紫陽縣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工作規則》,編制《紫陽縣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建成縣鎮村三級網格管理體系。建立耕地分類管理清單,著力推進農村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持續開展“清廢”行動,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聚力提升村容村貌,多措并舉保護土壤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