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何萬鑫
“現在我們村基礎設施得到了較大改善,村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村民業余文化生活也大大豐富,所有這一切變化,都要感謝安康市群眾藝術館駐村工作隊的幫扶工作……”說起村里的變化,紫陽縣麻柳鎮書堰村黨支部書記劉國仲眼中滿是感激之情。
安康市群眾藝術館駐村工作隊入駐紫陽縣麻柳鎮書堰村開展精準脫貧工作以來,通過動態調整、政策落實和加強產業鏈接等一系列真幫實扶措施,書堰村的貧困發生率顯著降低,村民切實享受到了脫貧攻堅政策帶來的紅利。
工作隊駐村期間,安康市群眾藝術館主要領導對駐村扶貧工作高度重視,多次到村調研指導,在扶貧產業項目、政策宣傳、活躍精神文化生活、改善村級基礎建設等方面靠前指揮,拿意見、出思路、抓落實,推動駐村扶貧工作有序進行。購置了電腦、打印機、炊具、米面油等辦公用品和生活用品,為駐村扶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駐村工作隊兩位成員對精準脫貧工作投入了巨大精力和情感,他們每天走家串戶,想方設法為貧困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協調市僑辦為全村70歲以上老人發放過冬棉衣;協調市慈善協會為全村小學生發放過年新衣及1000元紅包;選派優秀舞蹈干部到書院小學開展藝術幫扶,并在書院小學組織開展了全市首個《我和我的祖國》快閃活動;協調縣慈善總會為盲人貧困戶謝永平爭取便民橋一座;協調紫陽縣公安局為貧困戶王代倫妻子戶口問題與湖北警方進行溝通銜接等。
工作隊積極加強扶貧政策宣傳,入戶發放政策幫扶明白卡,向村民宣傳教育、醫療、住房等相關政策。推進住房保障政策落實,協調鎮黨委為覃丕安、張明發等貧困戶的C級危房進行維修,同時還大力實施產業扶貧,增加貧困戶造血功能。去年以來,駐村工作隊積極聯系新興產業,大力發展金銀花種植。引導貧困戶進行小額貸款,以“企業+貧困戶”的形式加入農民合作社,預計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確保村民至少有2個穩定增收項目,實現增產增收。
針對書堰村村委會辦公場所、村文化活動室、村文化廣場不達標、村基礎建設較差的實際情況,通過館領導協調安康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籌措15萬元,于2019年6月修建完成了160平方米村文化活動室和村委會辦公場所,駐村工作隊又聯系單位協調3萬元添置辦公設備。2019年初,又通過市機關事務管理服務中心協調紫陽縣交通專項資金351萬元用于村主干道“螞蟥埡至龍洞河”段道路翻修,協調市工信局對該村移動信號覆蓋進行增容,解決了十三、十四兩個村民小組的通訊問題,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百姓交口稱贊。
為豐富百姓業余文化生活,協調縣文旅局為村增添5萬元文化娛樂設備,協調市機關事務管理服務中心為書院小學捐贈玩具176件、書籍330冊、國畫作品20幅;組織村民參加了麻柳鎮慶七一紅歌比賽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同時,協調陜西省演藝集團為麻柳鎮送去一場文藝演出,受到群眾一致好評。
在推進精準脫貧工作中,駐村工作隊積極加強黨建工作。先后組織召開了3次黨員大會、2次黨小組會議,并通過第一書記講黨課等方式學習了十九大會議精神、市四次黨代會精神和精準扶貧會議精神。幫助村委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會議制度、學習制度及有關監督機制,村級管理實現了規范化、制度化、公開化。完善了黨員名冊及基層黨組織的各類簿、卡、冊。今年黨的生日,組織村兩委班子集體觀看了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切實提升了黨員的精氣神,筑牢了村級戰斗堡壘,提高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精準脫貧路,殷殷民生情。安康市群眾藝術館駐村工作隊全體幫扶干部,用心、用情、用智,在駐村脫貧攻堅工作中灑下了一路汗水,在百姓心中澆灌出了串串“幸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