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楊志貴 李茂川)近日,紫陽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中國移動通信紫陽分公司建立視頻遠程監控系統,對轄區內定點職業培訓機構安裝視頻終端,實行對職業技能培訓過程的實時動態監控管理。
職業技能培訓遠程視頻監控系統的啟用,標志著該縣職業技能培訓與監管工作的無縫對接,實現了培訓機構在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過程中的實時動態全程監控管理。在以往采取實地巡查、重點抽查的基礎上,該系統可對每期培訓班的學員出勤、教學、課堂秩序等情況進行實時全程動態監控和錄像,以杜絕培訓過程中的各種違規行為,彌補了監管部門不在培訓現場監管期間,培訓機構的“缺斤少兩”情況出現。
同時,職業技能培訓過程通過遠程視頻實時監控,為保障培訓補貼資金的安全使用和高速運轉提供了準確、及時、有效的數據,真實記錄了職業技能培訓的授課學時、學員參訓率等真實情況,切實保障了教學管理,破解了以往培訓工作的監管難題,既提高了培訓監管效率,又確保了培訓質量和就業培訓資金的安全、有效運行。
近年來,該縣充分發揮技能培訓強素質、促就業、保民生的主導作用,具體采取“三三制”辦法嚴把“三關”:開班審核關,該縣對培訓機構培訓前提交的培訓申請和報送的相關資料以及開班地點、培訓項目、教學計劃、師資力量、生源情況等,在3個工作日內進行嚴格審核,符合條件者方可準許開班。培訓質量關,培訓機構開班后,負責職業技能培訓監管部門及時到場抽查培訓情況,采取對每班不少于3次不定時現場點名、參訓人員簽字的方式核定參訓人數,對抽查兩次未到學員取消其繼續培訓資格,確保培訓的質量與效果。資金管理關,培訓結束后,對培訓機構報送的培訓相關資料進行嚴格審核,并采取電話抽查不少于30%參訓學員的方式,了解培訓的真實性以及對培訓人員數量的核查,從源頭上遏制培訓機構弄虛作假套取培訓補貼資金情況的發生,確保資金良性運行。
自2014年起至今年6月底,該縣按照“培訓機構+政府推動+脫貧群眾+龍頭企業”的工作機制,實行包吃包住包安置、免學費免日用品費、補助交通費、穩就業穩收入“三包兩免一補兩穩”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積極探索出“組織報名、技能培訓、就業安置、維權服務”四位一體“一條龍”輪流滾動培訓精準脫貧的創新“紫陽模式”。累計投入4500萬元,共開辦500多期,免費培訓學員4萬余人,其中培訓修腳師3萬人,帶動4萬多人從事修腳行業,在外開修腳店近8000家,年創經濟收入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