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謝軍
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有這樣一支生力軍,他們穿行在大山深處的田間地頭,走訪于貧困村落的千家萬戶,用最貼心的真情幫扶困難群眾,做他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由紫陽縣人大辦下派到麻柳鎮染房村的第一書記金冠全,堅守扶貧路,真心實意地幫百姓辦實事、解難題,駐村“駐”進群眾心坎里。
走訪貧困戶是金冠全一天中最平凡不過的事情。正值春暖花開的季節,村里養蜂戶正是忙碌的時候,金冠全一早就開始走訪養蜂戶。村里患有塵肺病的村民賀習安人沒在家,蜜蜂也沒人管,金冠全十分惦念,生怕幾經周折給賀習安樹立起來的信心又倒塌了。
正在著急時,賀習安從鄰居家過來。一臉的感激,直說請金書記放心,目前一切都好。接著感嘆道:金書記是個好人啦,自己的這個病啥活都做不了,是金書記給他想了這么個主意,投勞少、成本低、見效快。蜂子養起來后,金書記每個禮拜都要上門來檢查1次 ,指導我做好衛生消毒,保證蜂蜜產量和質量,不來的時候,隨時在電話聯系,隨時在問候。
也是這樣一份份的惦念,讓鄉親們十分信任他。2018年7月,金冠全瞅準商機,引進紫陽縣蘭草養蜂專業合作社,鼓勵貧困戶利用自然優勢發展養蜂產業。對于常年以土地為生的村民們來說,養蜂是個新鮮事物,很多人都持觀望態度。金冠全看透了大家的心思,首先在村上成立了養蜂專業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安排前期投入、技術指導和后期收購。后顧之憂解決了,大家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當年村上發展養蜂大戶12戶,2018年底起步僅半年戶均增收6000余元。
脫貧致富,產業發展是關鍵。走訪中,金冠全發現,貧困戶大都底子薄,自身發展不足。為此,他和村委會的一班人共同努力,在村上陸續成立了茶葉、養蜂、養雞、養羊(養牛)、養豬專業合作社,采用“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使各項扶貧產業在染房村蓬勃發展起來。貧困戶熊庭翠和蔣次華夫婦養雞有經驗,為鼓勵產業帶頭人,金冠全通過協調互助資金、小額貸款、村集體收益扶貧資金等形式,6次幫助他們解決資金周轉的問題,總金額達30余萬元。目前養雞產業協會有21戶村民加入,其中有500羽以上的貧困戶9戶,通過他提供雞苗、技術和保底回收商品雞、雞蛋等,直接為群眾帶來年收益10萬元以上。今年3月,縣電視臺記者采訪金冠全的典型事跡,熊庭翠激動地說:“我們這些養殖戶和周邊的村民對金書記的評價都很高,他雖然是駐村的干部,但對我們辦的事都是實事,雖然他以后回去了,我們也會感謝他,會記得他,不會忘記他。”
夜幕降臨,金冠全結束一整天的走家串戶,回到了村委會,他顧不得擦把臉,拿起手機和女兒連線視頻,每每看到視頻那頭女兒貧嘴的樣子,他總能卸下一天的疲憊,享受著片刻的天倫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