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劉效廉 盧思君)當前雖是春茶采摘結束期,但走進紫陽縣毛壩鎮岔河村振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師傅正在殺青、揉捻等,有條不紊的開足馬力加工茶葉。
“自春茶采摘以來,每天有40余名當地勞動力在茶園里采摘“一芽一葉”高品質鮮葉,生產的茶葉不愁賣,通過與深圳客商合作,整合本地貢茶資源,生產本地原生態、無污染的高端富硒茶葉,實行線上線下同步銷售,還與2名代理商簽訂了銷售合同,今年800斤春茶,已全部售磬。”據公司生產廠長龍倫濤介紹。
據清朝光緒年間紫陽縣兩張貢茶信票歷史資料記載,毛壩鎮岔河村曾是貢茶產地,但后來因為種種原因,全村茶園一度荒廢。頭腦靈敏,有知識,踏實肯干,30出頭的本村大學生龍倫增依然放棄外面優厚待遇,回鄉創業,進軍山林經濟,決定開發傳承保護貢茶產地,又看到紫陽茶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多項利好舉措,深受鼓舞,決定利用岔河村茶園多、土質肥沃優勢,大興茶葉產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2016年,流轉附近村民500畝土地發展豐產密植茶園。2018年,改造老茶園500畝,投資500萬元建起了茶葉加工廠一家,生產中高檔茶葉。通過流轉土地、收購鮮葉、勞務合作等多種途徑帶動全村60余戶貧困戶增收,讓貧困群眾獲得了真金白銀,受到了群眾交口稱贊。
在岔河村,通過龍頭企業帶動,能人大戶帶著貧困群眾干,依托當地特色優勢資源,實現了“一村一品”富民強村主導產業,助力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現如今,漫山遍野的茶園又重新煥發了往日生機,郁郁蔥蔥的茶樹成為貧困群眾綠色銀行,不僅有效解決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難題,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還改變了鄉村貧窮落后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