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楊志貴)日前,紫陽縣農民工黨員服務中心在縣勞動就業培訓中心掛牌成立。從此,使常年務工在外的紫陽農民工黨員人在流動心有歸屬,有了自己溫馨的“家”。
紫陽農民工黨員服務工作,重點突出“145678”創新服務模式。具體是:成立一個由組織、宣傳、政法、人社、農業、司法等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的農民工黨建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縣農民工黨建工作;突出奮進新時代、爭當新農民、創造新業績、共建新家園“四個創新”;建立健全農民工黨建辦、部門聯席會、鄉鎮流動黨建服務站、村農民工黨員服務點、企業黨建聯絡員“五位一體”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學習教育、技能培訓、引導就業、幫扶創業、聯系指導、發展黨員六大功能;強化宣傳政策政策、引導培訓就業、保障合法權益、完善信息網絡、指導組織建設、開展公益活動、黨建日常工作等七大職責;重點抓好健全一套信息臺賬、培訓一批職業工匠、開展一次主題教育、組織一次公益活動、組建一批用工企業黨組織、培養一批入黨積極分子、發展一批農民工黨員、引導一批優秀農民工返鄉創業八項實際工作。通過以上模式,有序引導外出農民工素質提升、就業創業、致富帶富,有力地激發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目前,該縣已建立外出農民工、農民工黨員、農民工聚集地企業三本臺賬,依托陜西遠元修腳集團建立流動黨支部7個,培養入黨積極分子30余人。
紫陽縣煥古鎮大連村的中共黨員張小琴,曾擔任三年村婦聯主任,參加修腳師培訓結業后進入遠元集團上海分公司于2015年9月升職為上海芷江中路店長,現年薪近40萬元。這個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青春女性,在紫陽人社局歷年組織的優秀學員、農民工脫貧致富帶頭人返鄉“作報告”的交流大會上,臉上露出甜美的笑容,人也更加漂亮精神,她從容地介紹自己的創業經歷,更加展示出當年婦女干部的風采和基層黨員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責任。在她的影響帶動下,煥古鎮每年提前超額完成全年修腳等各項技能免費培訓任務,她所在的上海片區也是遠元集團凝心聚力最強的團隊。
紫陽是勞動力資源和轉移就業大縣,每年需要轉移出10余萬勞動大軍,常年在外務工的有8萬人左右。從上世紀的八十年代早起步、九十年代快上路、世紀之交邁大步、新時代輕車熟路,歷經了40年的變遷和兩代農民工的更替。從初期的縣委第一個一號文件《關于加強勞務輸出的決定》引導勞動力“要脫貧、走出門”到近幾年縣政府連續五年下發的《關于免費職業技能培訓的決定》告訴農民朋友“想致富、學技術”。該縣通過全國首批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全省農民工返鄉創業“兩個示范縣”的創建,變零星外出流動務工為有組織地引導勞動力轉移就業,與用工市場進行無縫、有效對接,變部門單槍匹馬到全縣統籌協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實現從體力型向技能型、由生產型向服務性、從打工經濟向創業經濟的根本轉變。積極探索出組織、培訓、就業、維權“四位一體”符合縣情實際卓有成效的“紫陽模式”。2018年全縣轉移勞動力8.7萬人,年創經濟收入超過30億元,被人社部評為地方就業創新事件,成為膺冠全國的就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