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通訊員 黃志順)春茶季又將來臨,紫陽縣燎原村的茶農和生產企業早早做著準備。2018年,該村在沒有特色產品的情況下,“無米成炊”實現農產品銷售總額200余萬元,為全村產業發展開了個好頭。
燎原村平均海拔900多米,土地條件差,產業零星,群眾思想觀念保守。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扶貧工作隊去年初進駐以來,就為該村如期實現高質量脫貧出列做準備。“產業增收是一大難題。但是我們石油人就是善于探測和發掘潛能。”測井公司派駐的第一書記李挺說。
李挺和扶貧工作隊員在調研中發現,燎原村目前并沒有可實現迅速增收的產業,但是扶貧工作隊本身“自帶流量”,測井公司具有龐大的消費潛力。于是,一個“無米成炊”的增收計劃初步形成。
工作隊指導村上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組建了電商銷售團隊。合作社集合了紫陽縣內的茶葉、木耳、土蜂蜜等優質富硒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銷售。
工作隊首先將樣品寄往測井公司在全國的18家分公司。 “這些樣品敲開了銷售的大門。”李挺說,優質的農產品受到廣泛好評,各分公司紛紛納入采購范圍,僅大慶分公司采購額就達30余萬元。截至目前,合作社共銷售農產品200余萬元,盈利超過30萬元。去年底,合作社召開第一次分紅大會,383戶群眾分享合作社紅利。
“‘無米成炊’開了個好頭,但我們并沒有滿足。我們做了一個生產、加工、銷售的系列規劃,盡可能地將讓燎原村群眾多受益。”東木鎮黨委書記、燎原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蔡英雄說。
扶貧工作隊的規劃得到測井公司的認可和支持,公司拿出227.1萬元幫扶資金,支持該村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貧等方面建設。
九組的覃培均是養豬大戶,年出欄仔豬100余頭。合作社與他達成協議,由覃培均牽頭帶領群眾養豬、熏制臘肉,由合作社通過電商平臺銷售。
村上有一座閑置了十多年的廠房。通過籌集資金,村委會購買了產權,改建成茶葉加工廠,讓閑置的資產發揮了新的作用,今年春季即可投入生產。同時,燎原村對原有的300畝茶園進行改造升級,新發展茶園200畝。
“短期內,茶葉、臘肉等將成為燎原村的特色產品,在產業增收中體現出更強的造血功能。”蔡英雄說:“今年,就用自己的米下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