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縣堅持“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這條主線,落實“扶持對象、產業布局、幫扶措施”三個精準,突出“產業大布局、主體大培訓、技術大幫扶、利益大聯結、三產大融合”五大工程,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在產業扶貧中壯大或培育經營主體,讓貧困戶在參與現代特色產業園區建設中,與新型產業經營主體同步獲得長期穩定收益。
紫陽縣通過縣鎮村戶緊密對接,落實新建1萬畝茶園,組織開展茶園除草淺耕、施肥和茶葉采摘技術培訓。新建2萬畝特色經濟林,組織開展以新建、改造和管理特色經濟林技術培訓。發展2萬畝魔芋、1萬畝糧蔬、5000畝中藥材、60萬袋食用菌、8000箱中蜂,組織開展魔芋和糧蔬及中藥材種植、食用菌培育、中蜂養殖技術培訓。落實生豬養殖23.8萬頭、養羊6萬余只、養牛8000余頭、養雞40萬羽,組織開展以畜禽養殖、病害防控為主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貧困群眾生產技能和水平。
立足紫陽縣情實際,重點圍繞“茶葉、魔芋糧蔬、特色經濟林、畜禽養殖、中藥材和食用菌及養蜂等產業”,堅持市場導向,組織貧困村制定年度特色產業發展方案,因地制宜合理確定產業發展方向、重點和規模,基本形成“一鎮一業一龍頭、一村一品一主體、一戶一技一項目”產業發展模式,實現貧困戶長期產業全覆蓋,帶動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如期實現整縣脫貧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