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力度,為貧困戶提供發展生產資金,引導貧困戶樹立自我發展的主動意識,增強自我發展脫貧動力,最終實現脫貧。紫陽縣2017年4月建立扶貧互助資金協會,通過政府引導、貧困戶參與,建立貧困村互助資金借貸平臺,便捷貧困戶短期小額借款,促進貧困戶發展生產增收脫貧,形成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效機制。
據了解,紫陽縣扶貧互助資金財務管理采用封閉運行、?顚S、專人管理、專賬核算。成立鎮級農民互助資金總會,負責轄區各村互助資金運行的集中管理和風險管控,逐步改組村級互助資金組織,成立村級分會,將組織生產、物資采購、技術服務、加工服務、產品營銷等農業產業一體化建設內容并軌融入,并向非貧困村推廣。
紫陽縣青中村現有股份經濟合作社1個,扶貧互助資金協會1個,茶葉、養雞、蔬菜合作社各1個。2018年評為信用村,是全縣唯一一個不需要擔保的信用村。紫陽縣青中村第一書記曾順寶介紹說,青中村老百姓發展產業、創業要去銀行貸款的話,不需要擔保,非常便捷,最高個人可貸款10萬,企業及公司可以貸款到50萬,三年無利息,用于發展產業和創業。他表示,下一步將擴大合作社規模,總體產業以茶為主統籌發展,通過鄉村旅游實現老百姓的小康夢。
據了解,互助資金是以每個貧困村安排不低于30萬元財政扶貧資金和入會會員繳納的基準互助金及社會捐資構成,形成初始本金。入會需繳納規定額度的基準互助金(不計息、不分紅)。按戶為單位繳納入會基準互助金,貧困戶入會每戶繳納最低100元基準互助金;非貧困戶入會每戶繳納最低500元基準互助金。
貧困戶張顯維在扶貧互助資金貸款一萬元,用于購買雞苗。他說:“現在一年養兩茬雞,收入能有兩萬多;ブY金相比銀行貸款,申請手續更方便,貼息年限長。”紫陽縣脫貧辦干部黃志順介紹說:“互助資金是老百姓自己的‘銀行’,可以直接在村里申請,貧困戶申請扶貧互助資金貸款后由紫陽縣財政貼息。貸款期限一年,最高可貸一萬。”
截至2018年12月底,紫陽縣各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共有會員25558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3555戶,累計發放互助資金借款11821筆10618萬元。建檔立卡貧困戶借款9852筆8783萬元。按照貧困戶互助資金借款“先收后貼、應貼盡貼”原則,已完成2018年度貼息4406戶224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