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縣將“放管服”改革作為推進“五大戰略”、實現“五個趕超”的關鍵舉措,緊隨改革前沿、緊扣市場需求、緊盯民生難題,聚焦“五為六不為”,創新“五個一”舉措,強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展。
編制“一張清單”,持續簡政放權降門檻。率先完成全縣29個部門3887項權責清單、142項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的編制、公開工作。落實中省市取消、下放、調整行政審批事項,取消50項,承接94項,下放鎮村83項,縣級保留324項。推進“多證合一、一照一碼”和個體工商戶“證照整合”商事制度改革,申報設立外資登記窗口、商標申請受理登記窗口,注冊登記全程電子化。開辦企業“只進一門、一窗辦理”,所需的工商登記、印章刻制、稅務登記信息確認并聯為一個環節,只需0.5個工作日、1個流程、5件材料。
政策“一次到位”,持續減費增惠減負擔。清理規范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和經營服務性收費,落實中省市結構性減稅政策,撥付就業創業補助資金,出臺《紫陽縣全面創業促就業扶持辦法》《紫陽縣中小企業還貸周轉金管理辦法》等政策。推進“稅銀互通”,加強茶葉、足浴、電子商務等專業技能人力資源的開發,為新注冊登記企業提供免費刻制防偽印章、免費郵寄證照等服務,不斷降低企業各類成本費用。上半年,全縣投放創業擔保貸款2506萬元,企業獲得貸款18240萬元,落實減稅降費政策2696.9萬元,受益企業3405戶次。
審批“一枚印章”,持續審管分離強監管。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主管、誰監管”原則,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省級試點和事中事后監管,著力打造“寬進、快辦、嚴管、便民、公開”的審批服務模式。成立縣行政審批服務局,14個部門的162項許可事項移交劃轉、雙管垂管部門及部分暫未劃轉的許可事項進駐至審批局。先后整合組建了農業、文化旅游、城市管理、市場監管等領域綜合執法隊伍,實現了重點領域一支隊伍管執法。企業開辦事項1日辦結、不動產登記3日辦結、建筑工程施工許可50日辦結。
營造“一流環境”,持續公平公正筑坦途。在落實全省“十大行動”的基礎上,紫陽縣創新配套了“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和“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兩大行動,形成了優化提升營商環境10+2行動,成立了“八辦四組”,制定了行動方案,明晰了職責任務。紀檢監察、審判、宣傳、考評、公安、市場監管、住建、財政等部門圍繞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結合職能職責,研究制定相應的配套方案,圍繞公平公正營商環境履職盡責、保駕護航。2018年前8個月,全縣新簽訂重點招商項目25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10個。
推行“一次辦結”,持續便民利企優服務。全面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將全縣53個單位負責的420項審批服務事項納入政務中心集中辦理,130項“全程網上辦”,282項“最多跑一次”,不斷深化“全程代理”政務服務模式。以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全國試點為著力點,細化制定了9個試點領域45大類218項政務公開“五公開”標準,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智慧平臺正式運行,構建了“橫向整合、縱向到底”縣鎮村三級政務服務體系。僅今年前8個月,全縣累計辦理審批服務92248件,辦結率100%。
近年來,紫陽縣通過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釋放體制潛力、激發市場活力、提高社會動力,綠色趕超跨越發展的“硒引力”顯著增強。2018年上半年,全縣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2%,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3%,新增企業177戶、個體工商戶1683戶,同比分別增長21.2%、110%,注冊資本同比分別增長304%、38.5%,“放管服”改革成效不斷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