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效廉)為確保產業扶貧高效推進,夯實長短效益產業快速發展,鞏固產業扶貧成果。近年來,紫陽縣堅持突出茶葉主導產業建設,推進特色經濟林、畜禽養殖、魔芋傳統優勢特色產業,接軌市場推進訂單蔬菜、草本中藥材、食用菌、養蜂等新興產業發展,借力“三變改革”建立村集體經濟組織,對接經營主體聯結幫扶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增收,壯大培育集體經濟。
該縣從2018年到2020年三年時間,計劃實施茶葉育苗2400畝,新建茶園34700畝,管理茶園22萬畝。新建以金錢桔、李子、櫻桃、冬桃、獼猴桃等小雜果特色經濟林3.8萬畝,管理核桃、花椒、小雜果特色經濟林10萬畝。每年發展魔芋和訂單蔬菜1.5萬畝。年養殖生豬、羊、牛等為主的家禽8.8萬頭(只),養殖以雞為主家禽35萬羽。每年發展以天麻、白芨、白術、豬苓等中藥材0.8萬畝以上,栽培食用菌50萬袋以上,養蜂6000箱以上。每年實施實用技術培訓2.6萬人次以上,實行技術需求服務全覆蓋。在176個村建立股份經濟合作社,篩選聯結經營效益好、群眾信譽度高、幫扶帶動能力強的市場經營主體參與資產收益扶貧帶動貧困戶增收。
為落實好產業扶貧帶動戰略,該縣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包聯幫扶部門能動作用,積極引導和組織社會民營企業廣泛參與產業扶貧。建立會商制度,定期研究破解工作難題。產業項目實行一次下達,條件成熟的先行實施、滾動實施。持續穩定落實好扶持政策,強化對種源種苗、經營主體培育政策扶持力度。調整產業扶貧資金投向布局,建立領導+業務骨干包片項目村、項目工地現場辦公制度,實行行政資源+業務資源解決一線工作癥結難題,最大限度協調解決產業扶貧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不斷增強貧困群眾產業發展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