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志貴)截止2017年12月,紫陽累計投入2000萬元,共開辦紫陽修腳等五大技能免費培訓268期,結業學員2萬余人,培訓后就業率達75%。其中,貧困勞動力學員比例占30%。學員通過培訓直接走上就業崗位的達到1.1萬人,“紫陽修腳師”年收入在5萬元左右,帶動4萬貧困人口增收脫貧致富。該縣從事修腳行業的從業人員超過2余萬人,年創經濟收入8億元,是該縣財政總收入2.9億元的2.7倍。“紫陽修腳”已成為解決該縣城鄉就業、引領脫貧攻堅、富民強縣的當家產業。其修腳技能脫貧的“紫陽經驗”正引跑安康、帶動陜西、影響全國。
近幾年來,紫陽將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培訓與就業有機地結合起來,按照“政府推動+培訓基地+脫貧群眾+龍頭企業”的工作機制,實行包吃包住包安置、免培訓費免日用品費、發放交通補貼、穩就業穩收入“三包兩免一補兩穩”惠民政策,通過培訓基地“封閉式”的教學方法、積極探索出報名、培訓、就業、維權“四位一體”“一條龍”全程化服務“紫陽模式”。學員老百姓“零成本”投入實現“一年脫貧、兩年建房、三年買車”的案例屢見不鮮,出現了賀代興、劉靜等三名100萬元年薪的優秀學員。通過政企合作的工作機制,與紫陽修腳龍頭企業遠元集團等有效對接,解決了當今職業技能培訓招生難、學員培訓后就業難、企業招工用人難、特貧勞動力脫貧致富難“四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