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黃志順 吳 霖)今年以來,紫陽縣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2.38億元,制定了精準、高效的資金使用路徑,有力促進了當地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該縣著力構建“多個渠道引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的資金管理格局,整合農業、交通、水利等14個部門的項目資金,匯集了2.38億元的“項目資金池”。同時,成立了縣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的縣級財政涉農資金整合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根據鎮村實際情況統籌調配使用項目資金。
“以前爭取項目靠‘跑’,還要腿腳快。”一位鎮上主要負責人表示,涉農財政資金統籌整合前,需要耗費大量精力與相關部門協調。如今,鎮村有項目資金需求,只需要向領導小組書面申報。縣脫貧辦、財政局優先保障脫貧攻堅項目資金,根據各鎮需求制定規劃和方案,實行“項目供給制”。鎮、村獲得項目資金支持從“跑”變成“報”,程序精簡了,效率更高了。
為確保項目精準實施、防止扶貧資金“跑冒滴漏”,紫陽縣構建多元化資金監管機制,筑牢扶貧資金的“防火墻”。該縣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審計等職能部門的作用,對扶貧項目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嚴密監控。縣脫貧辦制定《紫陽縣統籌整合涉農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成立督查考核組,對扶貧項目資金全程跟蹤,隨時掌握項目進度和資金使用情況。鎮、村兩級定期公布扶貧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主動接受人民群眾監督。